【温州日报】“南塘大妈”又来巡河啦 | |||||||
| |||||||
本报记者 夏婕妤 一群平均年龄高达69.1岁的银龄老人,一群把塘河视为“母亲河”的护河卫士,她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南塘大妈”。从2013年3月18日成立至今,她们风雨无阻,每日开展巡河护水,每周跨区域巡河找问题,每月护水捡垃圾、环保宣传,每年组织世界水日、环境日等专题活动,是塘河边上10多年不曾缺席的身影。 12年的坚守 她们是家门口的“河长” 2013年3月18日,居住在塘河沿岸的15名退休党员、职工自发组成巾帼志愿者队伍,开展巡河护河捡垃圾活动。最早加入志愿者队伍的队长张蓓蓓说,“南塘大妈”与塘河的故事要从2010年开始讲起。 2010年退休居家的她从市区康乐坊搬迁至方正大厦,推窗的那一瞬间,她愣住了:南塘河太脏了,污水直排,河岸不是垃圾焚烧就是垃圾乱倒,这不应该是母亲河该有的样子,于是萌生了组建志愿队,主动护河的想法。 这一想法得到了邻居们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说干就干,大家把南塘周边小区的退休大妈召集起来,在塘河沿岸开展巡逻捡垃圾活动。她们时常拿着网兜,打捞塘河边漂浮的垃圾,捡拾绿化带里的尼龙袋、矿泉水瓶,并向来往群众传递环保理念,呼吁大家关注塘河的“健康”。 “2017年3月22日,世界水日活动在市区白鹿洲公园举行,省水利厅授予我们‘南塘大妈护河队’队旗,我们才正式有了‘南塘大妈’这个名字。”张蓓蓓说,这以后,巡河护河捡垃圾就成了“南塘大妈”日常活动的常态。 而“南塘大妈”的队伍也日益壮大,从最初的15人发展到如今的57人,组建了南塘大妈宣讲团与南塘大妈文艺宣传队。她们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除了宣讲护河爱河理念外,垃圾分类、绿色低碳、防溺水、禁毒、反诈宣传等也成了大妈们口中的“分内事”。 跨区域巡河 一起守护水清河畅 “这是我们上周去瓯海开展巡河行动的照片,像这种搭建在河道里的架子,就属于占用河道。”张蓓蓓说,自从“南塘大妈护河队”成立后,每天她们都会带着任务去巡河。 “只有到现场才会发现问题,所以现在除了家门口的温瑞塘河,我们还会跨区域去巡河。”于是鹿城、瓯海、龙湾、洞头、乐清、瑞安、永嘉、平阳都留下了她们的足迹。每次巡河发现有占用河道、污水直排、河岸脏乱等问题,她们就会通过“水美温州绿水币”小程序爆料。一次,她们巡河中发现河道污水直排,立即向温州市治水办爆料后,继续追踪跟进,直至问题彻底解决。 “现在塘河水岸同净,市民的环保意识也逐步提升,这是我们最自豪的一件事。”张蓓蓓说,“南塘大妈”是她们统一的名字。这群塘河边最可爱的老人,日复一日用脚步丈量河岸、用双手守护治河的成果,也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据了解,“南塘大妈护河队”先后获得全国十佳环保卫士、省级最美银耀志愿服务团队、温州市最美治水人等荣誉称号。 如今,“南塘大妈护河队”已经成为民间治水的成功案例,她们用脚步丈量塘河的每一寸河岸,用心感受每一片水波的律动。在全力推进美丽温州建设中,“南塘大妈”用实际行动让绿色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助力共治、共建、共享的民间治水格局逐步形成。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