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皮都”换跑道 宠物产业新 | |||||||
| |||||||
■ 本报记者 赵琛璋 “宝子们,我们这是源头工厂,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还有直播间专享福利哦。”主播正与在线观众热情互动,同框的还有憨态可掬的宠物狗。这样的场面,已是平阳县水头镇宠物小镇直播基地的常态。 宠物主题墙,现代化的厂房与整洁的园区,如今的水头镇是全球最大宠物咬胶食品生产基地之一,宠物咬胶食品出口额占全国总量一半以上,宠物牵引绳产量占据国内市场的1/3,拥有“中国宠物用品出口基地”“国家级出口宠物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等金名片。2024年,当地近百家宠物用品企业创造了50多亿元产值。 然而20多年前,这里却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光景。多达1200多家制革企业,为当地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特别是生皮加工流程,更是制革污染的大头。 为此,平阳以铁腕手段开启“减鼓大战”——消减用于生皮加工的滚筒式转鼓:制革基地内的所有制革企业一律停产,同步进行转鼓消减和新企业再组建,投建一大批污染治理设施,并启动废水分流分治、氨氮改造、污泥焚烧、溪流整治、污水排放全天候在线监控等五大治污举措。历经10余年的整治,1290家制革企业兼并重组为8家,滚筒式转鼓也从3300余只减至223只。 产业逐绿舍弃利润巨大的制革前道工序,却也开启了平阳宠物产业发展的新纪元。上世纪90年代,有海外客商前来采购猪皮、牛皮边角料用以生产狗咬胶。不少商业嗅觉敏锐的平阳人开始利用皮革二三层边角料,通过清洁生产手段制成高蛋白宠物用品,逐渐将业务拓展至海外。当地引导退出制革业的经营者进军宠物用品等关联产业。2016年,水头“宠物小镇”成为全省唯一一家以宠物产业申报命名的特色小镇,此后相继走出佩蒂、源飞两家宠物上市公司。 近年来,平阳在宠物产业链上强链补链,推进宠物生命健康、时尚用品产业在宠物小镇、水头江屿、腾蛟工业区等区域聚集。各乡镇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嫁接电子电器、皮件皮具、家具、服装等传统制造工业,优化产品设计,实现融合发展。目前,平阳宠物用品类目从单一的狗咬胶产品,拓展到宠物主粮零食、宠物玩具、宠物箱包等几十个系列上千个品种。水头周边乡镇也在宠物经济辐射下成为产业链上的一环。 产品线日渐丰富,如何为宠物企业进一步打开市场尤为关键。去年5月,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的宠物小镇直播基地应运而生。 “20多个直播间日均直播30多场,多的时候,一天的直播销售额就超过100万元。”宠物小镇直播基地负责人曾尧介绍,基地采用“线上直播+线下商城”的运营模式,除了为宠物企业提供直播服务外,还吸引50多个平阳及全国各地的品牌入驻展厅,现场展示的宠物用品达上万款。叠加定期举办的各类萌宠体验活动,基地累计接待量已达十几万人,吸引全国各地的主播、达人前来选品,普通消费者也可自由选购。 通过校企合作,为宠物美容、护理、训导、饲养繁育等宠物全生命周期产业提供人才支撑;连续九年举办“宠爱日”主题活动,打造萌宠赛事,借助当地好山好水推出携宠旅游路线……在宠物用品制造业的基础上,平阳近年来还持续推进宠物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培育发展宠物旅游业态及产业,做好“宠物+服务”“宠物+旅游”的新文章。 “萌宠是门大生意!”水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宠物产业与文化的融合,全力助推平阳打造更具辨识度的“宠爱之城”品牌。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