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日报】园博会生物多样性分会场建设正酣
发布日期:2025-07-07浏览次数:

本报讯 (通讯员 赖淼莲 记者 冉梦蝶) 乌岩岭上,无人机为当地生态保护筑起“空中防线”;文祥湖畔,智能灌溉系统正为新移植的花草树木喷洒水雾……近日,记者获悉,第十五届中国(温州)国际园林博览会生物多样性分会场(泰顺)建设步伐加快,多个项目“蓄满力”“拉满弓”,不断刷新“进度条”。

第十五届中国(温州)国际园林博览会是中国园林绿化行业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盛会。生物多样性分会场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定位“浙南明珠 最美山城”,以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全域打造文祥湖公园、廊桥文化园、飞云湖片区、华东大峡谷、南浦溪库村等五大博览点。

依托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资源优势,泰顺将打造全国首个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核心的园博分会场,当下正紧锣密鼓提升乌岩岭保护区游客中心、黄腹角雉主题馆、生态停车场等设施,新增双语标识系统。园博会期间,乌岩岭将举办“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泰顺峰会”,开展珍稀物种野外放归、青少年自然科考夏令营、“乌岩岭生态摄影大赛”等,形成“主论坛+分论坛+公众参与”的全域活动矩阵,不断扩大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了解和参与途径。

作为浙南重要的生态屏障,除了聚焦自然保护区等重点领域外,生物多样性分会场在广袤城乡共同编织生物多样性保护网,凝聚起多方参与的强大合力。

“我们像拼七巧板一样统筹资源。”泰顺县城建中心文祥湖综合管理科科长胡昌敏指着环湖道路沿线介绍,文祥湖公园是该县五大博览点中的“都市生态样板区”,不仅承担着接待15万余名预期游客的功能,更是展现“全城园博”理念的重要窗口。

秉持着低成本复绿理念,他们在修复过程中移栽泰庆南路改造项目的121棵苗木,搭配栀子花、麦冬等乡土植物,既将每平方米绿化成本控制在30元以内,又实现了99%的植被成活率,整个工程综合成本较传统方式下降50%。

截至目前,环文祥湖生态景观绿化面积达2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高达95%,“绿心”效应也持续释放。就在前不久举办的“欢顺520”系列活动中,泰顺巧解文祥湖“520”地理密码(海拔520米/水域520平方米/库容520万立方米/绿道5.20公里),创新举办拳王争霸赛、微醺音乐会等主题活动,配套推出直升机浪漫飞行、1999架无人机光影大秀等项目。5月17日至20日期间,“十大主题活动、十项重磅福利”共吸引县内外游客超5万人次。

同时,廊桥文化园、飞云湖片区、华东大峡谷、南浦溪库村等各博览点也将因地制宜,计划开展实景剧展演、茶艺展示、非遗演艺、“遇见土楼”文艺赋美精品点位、“趣一夏·ye个够”夏季主题、库村市集等特色活动,让山水人文景点成为沉浸式展厅,共同见证泰顺生物多样性保护“累累硕果”,形成“生态+文化+旅游”的消费闭环。

从“见缝插绿”补短板到“全域增绿”提品质,更大范围的生态治理实践正在山城全面展开,一座座公园绿地、口袋公园、共享绿地渐次建成、开放。截至今年6月,该县建成区内各类绿地共379.44公顷,绿地率达42.6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42平方米,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94.25%。山城泰顺,要让生态美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最亮丽的发展底色。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