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无废日 | 绿色温州的N种新鲜打开方式 | ||||
|
||||
3月30日上午,由市生态环境局、鹿城区人民政府主办,市生态环境局鹿城分局、蒲鞋市街道承办的2025年温州市“国际无废日”主题活动在小坝坊拉开序幕,以“温润之州·无废新章”为题,探索“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协同推进,挖掘无废新玩法,厚植城市生态底色。市政府副秘书长黄方雷,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红健等出席活动。
无废建设2.0新窗口、新做法接连落地 以深入贯彻“无废”理念为主线,温州市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快速推进绿色低碳生活共享的“无废生活”精品体验带建设,促进“无废”理念向社会各界延伸,将绿色低碳贯彻到民众生活中。
以“无废生活”精品体验带建设为契机,作为重要生力军的蒲鞋市街道也正以行动一步步让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而行,一次次厚植着这座城市的“生态底色”:辖区8个社区全部创成无废社区,3.9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创建提升了包括街道机关、体育场馆、学校、公园、医院、商超、酒店在内的31个“无废细胞”示范点以及6个“无废亚运细胞”示范点,成为省内目前创成“无废细胞”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街镇,推出的“每逢30逛双井”标语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环保口号。如何让“无废”清风吹向更多地方?活动现场正式发布“无废办公”公众十条,从践行光盘行动、推广无纸化办公、节约用水用电等十大方面出发,通过“每日办公小事”践行绿色无废理念,推动“无废”从职场走向生活。无论是工厂、园区,还是社区、学校,都是建设“无废城市”的重要“细胞”,也是日常社会生活中“无废”理念的基本组成单元。活动现场,同步为全市省百优“无废城市细胞”授牌。据介绍,2021年10月至今,温州已创成“无废岛屿”“无废工厂”“无废景区”等22大类“无废细胞”1400余个,“无废城市”这个看似庞大的目标逐渐细分为触手可及的微小改变,融入百姓生活。
与小坝坊仅一河之隔的城市生态驿站也正式揭牌成立,从什么是“无废城市”,为什么建设“无废城市”,温州“无废城市”建设大事记等多个板块着手,串联呈现温州“无废城市”建设如何从理论创新走向绿色实践,生动展示“无废建设”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因地制宜打造独具特色的“无废风景线”,让绿色发展可见可感。
绿色场景接力上演展现无废新活力 一件件回收的废旧布条,经过志愿者的巧手之下,编织成一块块色彩多样的布料,让小马扎焕然新生。在温州,众多“变废为宝”的“神奇”过程在不断进行着。 小坝坊音乐主题慢生活街区的蜕变,也堪称无废理念的活教材。将时光拨回2021,那时的小坝坊只是蒋家桥村坝接桥旁的一片老旧民居,房屋结构老化、搭建违章建筑等问题严重,与周边热门的商圈相比显得落寞、萧条。在温州市鹿城区“微改造、精提升”行动下,这片原先的“遗忘之地”迎来了绿色新生:通过新的设计和模式改造,在保留老建筑格局的前提下,为历史的留存注入时尚、创意的元素,打造微型商圈发展新格局,并依托温瑞塘河文化让业态、空间、建筑、氛围达到和谐统一,塑造出城市慢生活文化氛围,就这样一个品质和颜值并存的网红打卡地顺利诞生。
在街区,回收牛仔布搭建的无废纺织展引得无数路人拍照,无废循环共创工作坊内,孩子与家长一起用废旧衣物打造专属自己的流浪小马扎;在社区,居民正带着废弃纸箱、易拉罐等生活垃圾,前往“碳秘小屋”排队换取洗衣液、肥皂等实用好物,展现“绿”动生活新风尚;在菜场,“每逢30逛双井”的口号依旧响亮,搭配“减塑新生”计划,引得无数市民提篮前往,用行动践行无理念……如今,温州正以无废为题,不断向“绿”而生,努力打造更宜居、更绿色的城市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