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关键词 | 环保服务——提速、提质、增值、增效
时间:2025-01-26 08:51:21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市生态环境局 字号:[ ]

翻开2024年温州生态画卷,一幅生机盎然景色——

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排名全省前列

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排名全省第一

全市EOD入库项目增加到7个,数量全省最多

第四次夺得五水共治“大禹鼎”

连续第五年获评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优秀

围绕绿色高质量发展主线,温州环保服务提速、提质、增值、增效,改出了环保满意度,革出了生态美誉度。

 

提速“打捆审批”缩减一半时间

“没想到配套建设的8个子项目可以一次性通过环评审批。”去年10月,位于苍南县沿浦湾的中广核浙江三澳核电厂,项目相关负责人对环保服务提速感触很深。项目落地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审批后才能开工建设。过去按照流程,业主申报环评审批,每一项目都要分别编制环评报告表或报告书,窗口受理后还要分别进行受理公示、拟审批公示等流程。温州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行政审批科科长介绍,去年开始,该县首次尝试“打捆”审批制,区域内不同建设单位、不同行业项目仅需编制一个环评文本,集中申报,一次性获得批复。以三澳核电为例,作为浙江省贯彻国家“3060”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项目规划6台核电机组分期建设,参建企业较多,涉及选址及建造、放射源库、厂外备用电源接入工程等主体项目和子项目的环评审批工作。采取“打捆审批”后,生态环境部门提前介入、上门服务、实地踏勘,提供环保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起码节省一半时间,加速了重大项目建设落地。“早审批、早投产、早见效,这也体现了‘绿色发展’的加速度。”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提速环评审批,2024年温州还持续深化行政许可增值改革服务,常态化推进“多评合一”“打捆审批”,试点“环境许可容缺办理”,其中“排污许可轻微调整环评豁免服务”还入选2024年度温州市为企服务十大项目。

 

“现在是真正感受到了‘零次跑’的便利。”温州市森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久前,该企业提交环评审批后,生态环境部门主动帮扶企业申报“排污许可证”,两证同步申请、同步受理、同步审查办件,并且送件下乡,同样缩减审批时限一半以上。2024年,温州开展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审批合一”改革试点,入选了全市“小切口、大撬动”改革项目清单和企业减负降本“雨露计划”。这也标志着温州进一步实现生态环境行政许可集成化改革,助力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

 

提质  完成首笔排污权跨区域交易

企业排放污染物受到监管,依法享有排污权。排污权交易是新概念,企业在环保监管下可转让排污指标获利。去年,温州完成浙江省首笔排污权全要素跨区交易,实现绿色经济提质发展。“整个过程不到一个月,节省了近百万费用。”浙江宏丰铜箔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严学文介绍,该企业铜箔生产基地项目位于温州海经区,为省重大产业项目,去年急需获得排污权投产。属地生态环境部门靠前服务,对接青田县的丽水亚泰制革有限公司,最终该企业获得相应化学需氧量、氨氮指标、二氧化硫指标、氮氧化物指标等,交易累计金额261万元。据介绍,亚泰制革有限公司是一家原年产400万平方米牛皮革项目的生产企业。2023年10月企业拆除生产设备,腾空厂房,永久关停,产生富余排污权指标,依托二级市场交易。让企业“沉睡资产”转化为“流通资本”。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开展排污权跨区域交易改革,是稀缺生态环境资源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体现,更是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赋能经济质量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让生态资产更有价值,温州探索建立本地要素保障、跨区域环境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发挥“数字赋能”作用,推进排污权交易和电子营业执照交易系统集成试点,推动“一网通办”交易流程新提效。2024年支持553个建设项目,成交1136笔排污权交易,总共金额达1.24亿元。

 

 

增值  工业园区有了全域环保管家

一个工业园区里,企业多、项目多,如何集约开展环境治理,提供增值服务?去年,鹿城区创新推行工业园区环保托管服务机制,入选2024年度全省系统优秀改革案例,给出了答案。位于鹿城区的鞋都工业区木材鞋艺智造园,共有5幢厂房,已入驻16家鞋革生产类企业。温州市生态环境局鹿城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园区创新推行“全域托管”模式,通过引进第三方公司,采取“一园区一管家、一行业一环评、一栋楼一设施”等措施,打造“拎包入住”式园区,集水、气、固废、噪声等多领域协同治理服务于一体,提供从污染治理到环保管理的全领域和全流程服务。

 

“以前每家企业各自安装废气处理设备,每年还要雇用‘环保管家’等,开展环评、污染管理等工作。现在入驻园区后,大家不用为此发愁,投入更多精力生产研发。”园区内、花果果花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潘李力直呼“实惠”。他所在的厂房顶楼,一套活性炭吸附箱设备,服务一幢楼四家企业,实现污染集中治理。他算过一笔账,入驻园区后,企业每年环保支出省下6余万元。集约服务为企业发展赋能。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温州率先全国开展“环保管家”改革形成示范经验,2024年力争服务增效、力度超前,还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尤其针对工业园区强化指导和监管,目前已审核企业达816家,其中电镀、金属表面处理、化工、制革等重点行业企业占比近八成。

“现在园区内企业自发开展环境治理。”乐清市电镀园区去年入选国家第二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形成可复制的电镀园区管理“温州经验”。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分类管理,园区对不同等级企业实施自主强审、简化强审和规范强审等,缩短审核步骤,并且集中建设电镀废水地下管廊等,提高园区管理水平,还大大增加了产业经济效益。

 

增效  涉企检查频次降三成

无事不扰、有呼必应。这也是温州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环保服务生动写照。2024年,温州深入运用智能监管执法手段,环保涉企检查频次同比下降近三成,持续增加环保服务效能。企业接受处罚时,《行政处罚决定书》《守法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学法积分建议书》及《延期(分期)缴纳罚款告知书》同时到达。温州率先全省出台环保监管“五书同达”制度,实现执法、普法、服务三方共赢,体现环保服务的温暖与关怀。“收到文件后,我们立即对违法行为进行整改,通过网上办理系统对信用进行了修复。”此前,平阳一家钢管制品企业因超标排放收到“五书”,相关负责人感慨:此举柔性执法,为企业厘清了事实法条、整改方向等,也激发了企业自我监管的内生动力。“处罚不是目的,规范才是根本”,这也是环境监管的核心理念。为切实减轻环境执法带来的负担,温州建立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将877家诚信守法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原则上不开展现场检查,纳入“正面清单”企业数约占全省总数四分之一。为发挥守法企业示范引领作用,环境执法部门还组织专家团队上门服务。2024年,温州环境执法共减少减免正面清单企业现场检查670家次。

 

“现在我们的监管更精细也更智慧。”温州市生态环境部门介绍,眼下,温州推广“环保e企管”应用,已根据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动态赋予全市2.9万多家企业“红黄绿”二维码,开设学法积分抵扣罚款举措,提醒企业自查自纠。2024年共引导企业自查体检约1.4万次,对轻微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依规做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65件,合计减免罚款726多万元。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