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4-07-31 15:27:32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市生态环境局 字号:[ ]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持续保持全省第一,EOD 入库项目全省最多,顺利完成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迎检,圆满承办长三角环保协作会议,连续第五年获评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优秀,第四次夺得五水共治“大禹鼎”。

(一)强化政治担当,交出大战大考高分卷。顺利完成央督迎检。主动担当,牵头构建全市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1+6”迎检体系,统筹推进各项迎检工作,配合保障督察组2次下沉和5次调研检查,获得华东督察局高度认可;积极应对,针对央督曝光我市的典型案例问题和其他关注问题,第一时间赴生态环境部专题汇报沟通,争取上级理解支持,出台《温州市海洋生态保护不力问题立行立改工作方案》,全面、迅速推进问题整改,我市做法获得督察组和省协调联络组高度认可,并在其他地市进行推广,督察组宋秀岩组长、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局徐必久局长在温调研期间,均对我市立行立改推进海洋问题整改给予充分肯定;化解攻坚,创新推行央督信访“1234”办理机制,即每个信访件由一名市、县、乡级主要或分管领导领办,属地党委政府和市级职能部门双重办理,省、市、县审核组三级联审,省市按照“四个第一时间”的要求联合开展现场核查督办,确保了信访办理的质量和时效,本轮央督交办我市信访件(418件)和重点件(31件)均排名全省第六,实现预期目标,相关做法得到张振丰书记高度肯定。圆满承办长三角环保协作会议。上下联动、精心精细抓好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第四次会议筹备工作。6月6日,三省一市和17个国家部委的222位代表来温出席了本次会议,其中副国级领导1位、正部级领导7位、副部级领导12位。通过打造中心片污水处理厂和三垟湿地两个考察点位,向与会人员立体展示了美丽温州的建设成效,会议的圆满召开,得到了省委易炼红书记和生态环境部黄润秋部长、赵英民副部长的充分肯定。

(二)紧盯环境质量,抢抓治污减排主动权。打好清新空气保卫战。认真落实全省生态省建设推进会精神,以减排、管控为发力点,全力推动空气质量稳定向好、提质进位。上半年,全市完成结构、工程、管理减排项目2836个,省级目标完成率达到85.1%;编制实施22个“一区域一方案”,落实重点区域精细化管控和整治提升;建成403个秸秆高空瞭望点位,实现火点实时抓捕和高效闭环处置,出台国三柴油货车限行方案,开展扬尘污染联合督导,推进“宁静小区”示范创建,统筹抓好各类面源管控。1-6月,我市PM2.5浓度29.6μg/m3,空气质量优良率94.5%、排名全省第3。打好碧水澄清攻坚战。着力从研判分析、预警通报、联动协作三个方面理顺机制、夯实责任,推进治水各项工作。实行采样前十日水质“一日一测一报”,上半年向市级河长和属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报送水环境质量提醒函75份,获市领导批示7次,指导属地开展重点断面“一点一策”专项治理,进一步推动形成了“传导压力、形成合力、协同发力”的治水格局。1-6月,我市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100%,省控及以上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84.4%。打好海洋治理系统战。强化“岸上管”,陆海统筹推进重点海湾精细化调查和综合治理,1-6月,我市近岸海域春季水质优良比例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强化“流域拦”,1-6月,我市4个国考入海河流断面总氮浓度达到省控一类(优秀)目标;强化“海面清”,实现沿海县市区“海上环卫”机制全覆盖,全市海洋垃圾清理量达到703吨。打好净土清废持久战。打造温州无废城市新名片,在省“国际无废日”主会场向全世界双语推广我市《无废城市生活指南》创意视频,无废生活精品体验带建设被省厅推荐入选生态环境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案例,出台全国首个《小微危险废物收贮运服务规范》地方标准,省内外多地同行来温学习相关工作经验。大力推进重金属减排,提前完成“十四五”重点重金属减排任务,减排总量全省第一。

(三)助力“双万”冲刺,塑造绿色发展新优势。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以县市区全覆盖为目标,推进新一轮减污降碳城市型试点培育申建,出台全国首个《电力电气产品碳标签评价通则》团体标准,正泰电器入选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并在全国低碳日国家主场活动正式发布。抢抓上级绿色金融政策。持续挖掘发展潜力,上半年积极推动生态园EOD项目进入国家库,瓯海塘河、瑞安二期项目进入省级试点库,全市总入库项目数达到7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入库总投资额达到151亿元,洞头EOD项目入选全省生态环境领域服务保障三个“一号工程”典型案例,生态优势正在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胜势,让更多老百姓端起生态碗、吃上生态饭。加快环保服务提质增效。以优化营商环境为落脚点,持续打好环保领域行政许可增值服务“组合拳”,推进“多评合一”“多证合一”“承诺备案”等改革扩面提质,试行许可容缺办理,助力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企业获得感。紧扣市委“强城行动”,动态更新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调整优化生态分区布局,为高质量发展腾出容量、拓展空间。强化帮扶指导,提前介入、主动对接服务“千项万亿”工程和“一港五谷”建设,助力大项目、好项目跑出开工“加速度”。

(四)狠抓队伍建设,彰显环保铁军辨识度。以龙湾分局违规违纪案例警示教育为抓手,集中性开展纪律教育,全链条抓实监督管理,涵养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组织警示教育月活动。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全市系统开展“七个一”廉政警示教育月活动:召开全市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暨警示教育会议,通报系统内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推动以案促治促改,市局党委与分局党组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局班子带头宣讲纪律党课、撰写廉洁家书,逐级开展廉政谈话,全员排查廉政风险,形成遵规守纪浓厚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全系统干部“三不腐”的思想自觉。实行正风肃纪月通报。创新建立系统内部督察制度,市局成立纠纪队,专门负责全系统干部队伍正风肃纪日常检查,推行积分管理办法,发现问题每月通报。上半年开展各类纪律监督检查14次,通报问题案例5起,形成正风肃纪高压态势,带动纠治“作风病”、提振“精气神”、树立“好形象”。开展专项整治月攻坚。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每月一主题,先后组织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固(危)废监管、防范利益冲突等多个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铲除“靠环保吃环保”的滋生土壤,形成风清气正干事环境,推动清廉生态环保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全市系统共创成清廉站所50家、覆盖率达到71%,市局荣获清廉机关称号,成功培育全市“引领型”清廉单元1个。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奋力打造蓝天秀水、高效增值、两山实践、减污降碳、勤廉并重五大高地,努力形成更多具有温州辨识度的美丽中国建设市域实践成果,为温州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提供坚实生态环境保障。

(一)突出问题导向,打造“蓝天秀水”宜居高地。清单化、节点化、项目化推进落实生态环境治理各项工作,全力推动环境质量稳定向好,力争完成省定目标要求。一是统筹联动抓治气。成立全市环境质量提质进位工作专班,紧盯 VOCs高值点位,指导鹿城、永嘉、苍南出台专项整治方案,实施重点涉企行业集中治理,严格落实分级管控措施;提速推进治气项目,力争9月底前完成3328个年度减排任务,尽早发挥减排效益;强化PM2.5和臭氧污染三级联防联治,对照“一区域一方案”,开展国控站点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统筹推进在建工地、交通工程、道路扬尘联合监管,落实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限行管理,努力争取每个微克;完善秸秆禁烧“1530”闭环处置机制,力争保持火点下降态势。二是强化机制抓治水。加大重点断面水质监测分析和帮扶督导力度,严格落实断面水质预警提醒机制,及时将问题通报给市级河长和属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压紧夯实各级治水主体责任;紧盯上半年未达标及降类反弹断面,督促指导属地专班化推进“一点一策”综合治理,力争完成国省控年度考核目标;主动对接水利、住建、农业和综合执法等相关职能部门,强化部门联动,落实协同监管,形成治水合力;统筹多部门协同推进重点海域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持续加强入海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和入海河流总氮总磷控制,力争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三是点面结合抓治土。狠抓龙湾蓝田工业区地下水超标问题整改,厘清重点监管单位法定义务,做好水质跟踪检测,强化日常监督指导,防范环境风险隐患。全面实施地下水国考点位水质提升行动,力争全市国控地下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持续推进部门数据信息联动共享,确保年度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持续保持100%。四是全域发力抓清废。组织各地锚定全域创建目标,精准发力补短板、提质效,力争上级评估不扣分、少扣分,推动创成更多省级“无废城市”,早日实现无废四星创建“零突破”。督导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用,完善全市“五废”处置设施体系,深化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确保今年危废填埋率小于20%。五是靶向攻坚抓整改。切实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后半篇”工作,针对督察报告反馈涉及我市问题和典型案例披露问题,根据问题类型和严重程度以“一县一清单”形式予以分解交办,从严从实、从快从速落实闭环整改,确保所有问题按计划全面彻底整改到位,为下半年的国家、省级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摄制以及省委大气专项督察迎检做足准备。通过打造“蓝天秀水”宜居高地,奋力推动美丽温州提升气质、展现新颜,助力温州深入实施“强城行动”,打造人才近悦远来向往之地,建设现代化拥江滨海花园城市。

(二)聚焦发展大局,打造“高效增值”服务高地。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事业观,不断增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优化机制,创新举措,打好绿色服务“组合拳”。一是以增值服务“暖心”。出台“破梗阻优服务” 十大便民利企措施,持续深化环境行政许可集成化改革,开展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审批合一”改革试点,谋划辐射“评证合一”省级试点,推动更多行政许可事项从便捷服务向高效增值转变;强化环评质量监督管理,持续开展环评文本质量抽查,探索中介超市管理模式,以审批流程规范化、尺度统一化、质量标准化助力市场主体降本增效。二是以执法保障“安心”。在配合业务条线开展专项执法的同时,持续深化企业隐患整改预警提示单行动,实施执法监管“正面清单”制度,推行轻微违法不予处罚,做到执法与服务同步、送法与暖企并重、温度与力度结合,打造“无事不扰、有事必应”的环保执法新模式。三是提振发展“信心”。加快推动“空间、总量、许可”一体化改革成果落地应用,实现生态环境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开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环境准入研究,引导产业优化布局;用好跨区域排污权交易试点平台,强化总量政策、项目环评、执法监管的有效衔接,全力服务重大项目招引落地;实施生态环境领域和七大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扎实做好“两新”“两重”环保领域各项工作,牵引形成更多绿色发展增量。通过打造“高效增值”服务高地,为温州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贡献环保力量,助力温州冲刺“双万”城市。

(三)立足先行先试,打造“两山实践”转化高地。用足用好山水资源,做活做靓生态产业,不断放大两山实践示范效应。一是拓宽“两山”转化通道。紧抓EOD政策机遇,围绕温州“五城三园”建设,下半年继续推动2个项目进入国家或省库,冲刺入库投资200亿大关;以EOD项目落地为契机,谋划实施一批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形成更多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三生融合“温州实践”,带动城乡地区发挥生态优势就地就近致富,形成良性发展机制。二是打响生态示范品牌。结合“811”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行动计划,持续开展新一轮美丽联创,力争苍南沿浦湾入选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实现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三连创,确保市本级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形成更多“国家级”创建梯队,打响“1+14”个“一县一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创建品牌,让更多好生态带来好“钱景”、成就好经济。三是完善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一案双查”,确保全年办理案件不少于72件;探索建立瓯江等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深化鹿城、瓯海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形成利益分配、风险分担、联保共治的一体化工作格局。通过打造“两山实践”转化高地,推动形成更多“绿富美”新增长极,助力温州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不断擦亮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字招牌。

(四)落实双碳行动,打造“减污降碳”创新高地。坚持点“碳”成金,逐“绿”前行,积极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努力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的多方多赢。一是争创试点。积极争创国家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培育打造更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县域试点、园区试点和标杆项目,推动试点示范融合,加快案例成果转化,力争在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形成一批减污降碳协同路径和有效模式,以点带面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二是融入市场。主动参与全省碳普惠市场建设,推进温州碳资产评估和碳足迹体系建设,谋划开展CCER项目储备,以市场化手段和供给侧改革助力我市“碳达峰碳中和”。三是形成经验。持续深化“59+1”全行业碳排标准评价机制和清洁生产审核全国试点建设,探索形成具有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特色的政策标准和工作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明底线”“划边框”“增绿添金”。通过打造“减污降碳”创新高地,助力温州打造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走好绿色低碳发展路。

(五)坚持严管厚爱,打造“勤廉并重”队伍高地。深入落实“三支队伍”建设要求,持续加强环保干部队伍建设,真正激活干部这一“关键变量”。一是用好干部考核“指挥棒”。持续深化“共性+个性”考核机制,按照考核任务可量化、可落地、可督可查的原则,差异化、精准化设置考核任务,加大个性项目赋分权重,全面推行一张清单抓考核的工作体系,做到抓人促事、以考促干;进一步强化考核结果的分析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考察、识别、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最大限度释放正向激励效能。二是用好队伍交流“助推器”。牢固树立干部一盘棋的思想和干部大交流的理念,持续加大系统内和系统外、市局和分局、分局内部之间的干部队伍交流力度,开展新一轮干部下派锻炼,加强年轻干部梯队式建设,把更多合适的干部放在合适的岗位。三是用好压力传导“稳定器”。以执法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推行案件质量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统一执法标准,提高办案水平;以16条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举措为抓手,继续加大内部风纪检查力度,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以清廉生态环保建设为抓手,深化环评审批、固危废等重点领域、重点岗位的廉政风险排查,持续推进防范利益冲突专项治理,营造“干净干事”的良好氛围。通过打造“勤廉并重”队伍高地,加快建设堪当时代重任的环保铁军,为新征程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筑牢坚强保障。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