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263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4-07-22 10:09:27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市生态环境局 字号:[ ]

蓝盛万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平瑞塘河综合治理的提案》(政协提案263号)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提案中提出的关于推进瑞平塘河综合治理的建议,针对性、操作性都很强,对我市进一步做好平原河网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保护修复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巩固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为主线,从流域系统整体性出发,统筹推进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推动包括瑞平塘河在内的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全市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交接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保持100%,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提升至93.8%;瑞平塘河上的地表水监测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100%,其中省控小姜垟和市控蔡桥2个断面水质均稳定在Ⅲ类,市控码道断面和县控杜山头断面水质均达到Ⅳ类,瑞平塘河河网水质持续巩固提升。

一是突出固本清源,全力做好水环境治理文章。坚持从源头上找根源、补短板、抓治理,实施瑞平塘河“一河一策”和重点断面“一点一策”治理,推动实现断面水质“达Ⅲ消Ⅴ”。重点围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排水管网改造提升、污水处理效能等方面推动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提质,投资0.64亿元扩建江南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从2.5万吨/日提升至5万吨/日,有效缓解瑞安区域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问题;基本完成平瑞塘河水系范围内“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完成率达100%。持续深化工业、农业面源等各类污染源治理管控,开展电镀、化工等重点污染行业专项治理,狠抓沿河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从源头上防范水环境污染风险。

二是突出保护修复,全力做好水生态优化文章。在水系连通、清淤疏浚、生态护岸、水生植物恢复等方面谋划具体整治任务和项目,完成瑞平塘河(昆阳片)水系、瑞平塘河平鳌片水系(一期)、瑞平塘河(万全段)绿道等工程,修复瑞平塘河水域面积54万平方米。坚持“美丽河湖+乡村振兴+全域美丽”相融合理念,高标准打造“一圈+三大主题+四环+八大景观”塘河风情示范带,建设瑞平塘河(平阳段)水上碧道11公里,创成瑞平塘河(昆阳段)、万全镇周样村河网等省级美丽河湖,2023年瑞平塘河(昆阳段)被评为温州市“最美家乡河”。同时,将瑞平塘河提升纳入平阳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累计建成省级“水美乡镇”6个、“水美乡村”10个,探索推动水生态修复“水美业兴”。

三是突出长效管理,全力做好水资源保护文章。严格执行《温州市非常规水管理办法》,全面落实跨流域调水受水区域水源分质供水,全市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7%以上;严格落实取水许可和有偿使用制度,开展取水行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查处无证取水行为;指导平阳率先开展省级试点节水先导区建设,以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为基础,加快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调控机制,科学开展生态补水,完善水利调度方案,提升瑞平塘河河网流动性及自净能力。

下步,我们将健全完善“三水统筹”系统治理体系,持续整治水环境污染、优化水生态系统、加强水资源利用,推动瑞平塘河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是进一步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断面和流域开展“一点一策”“一河一策”综合治理,持续加大工业重污染行业、重点农业面源和城乡生活污水源头治理,以点带面推动塘河水质整体提升;完善水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加强断面水质监测分析、预警提醒和督导考核,推动断面水质持续巩固提升。二是进一步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以全国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县创建为契机,加大瑞平塘河干支流水生态修复力度,谋划实施平宋塘河(昆阳片)流域水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瑞平塘河(万全片)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通过内源污染修复、河道水生态修复等方式,逐步恢复塘河水生态系统平衡,并将塘河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富民的发展优势。三是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科学管理。加快出台《平阳县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保障平瑞塘河生态流量。深化落实“管、治保”三位一体治水体系,加大河道执法力度和治水护河宣传力度,统筹推进塘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护河。同时,加强节水宣传,争取全域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全覆盖。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生态环境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联系人:陈月仙,联系电话:88368520。


温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4年6月21日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