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利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锁定违法目标 | ||||
|
||||
晚报讯 生态环境部门利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模式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空中侦查,精准锁定排放重金属污染环境案目标——这是本月23日,我市发布的2024年第二批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行刑衔接)内容之一。 2024年第二批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行刑衔接)由市生态环境部门发布,除该案外,还包括超标排放含重金属废水案、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排放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案各一起。 非法加工点 深夜超标排放含重金属废水 今年1月3日深夜,民警发现平阳萧江镇一处非法加工点趁夜间进行烂版加工生产。收到线索后,生态环境部门第一时间启动行刑衔接机制,会同公安部门对该加工点开展突击检查。 经查,该加工点未经工商登记和环评审批,现场正在进行烂版加工,未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生产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房屋西侧的菜地积水池(无防渗措施),渗排外环境。经采样检测,菜地积水池总铬、总镍、总铜浓度分别超过排放标准60.2倍、48.7倍、8.12倍。 1月4日,市生态环境局对该加工点作出查封决定,同时委托第三方危废处置单位对现场的烂版液及电镀液进行处理,全面消除环境污染隐患。1月9日,平阳县公安局对该案件立案侦查,对当事人毛某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本案同步启动生态损害赔偿工作,经鉴定评估,本案直排超标废水的行为造成土壤生态损害修复费用为人民币15720元。 群众积极举报 及时发现环境犯罪线索 今年3月20日,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灵溪镇岭北村某非法加工点深夜从事蚀刻加工,排放废水污染环境。 4月2日凌晨,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联合公安部门开展联合行动,抓捕中该蚀刻加工点正处于生产过程,未建设任何废水治理设施,蚀刻废水和清洗废水未经处理直接通过黑色塑料管穿过河岸排向民房后面的农污窨井里,纳入农污管网。现场对该加工点清洗槽、蚀刻机、清洗废水桶、蚀刻废液桶和3个农污窨井等点位采集水样检测,检测结果显示3个农污窨井内废水重金属总锌浓度分别超过排放标准123.6倍、128.2倍、565倍。 本案违法地点位于人员稀少且隐蔽的农村山边,日息夜作,躲避生态环境部门监管。正是由于群众积极举报,才能及时发现环境犯罪线索,从而为联合打击污染环境犯罪行动奠定基础。生态环境部门利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模式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空中侦查,精准锁定目标,缩短侦查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公安机关已对该案张某某、黄某某等五名责任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将探头抽离 趁机偷排电镀废水 今年6月24日下午,龙港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对龙港市重点排污单位某电镀污水处理公司开展执法检查。通过调取监控视频和自动监测数据发现,检查当日12时48分,该公司污水治理运维人员将pH检测探头抽离污水排放口并放入pH标准液中,从而趁机偷排电镀废水,造成在线监测数据失真。检查现场还发现该公司在废水标准排放口东侧私设了三通管道用以连接污水排放口采样管路、污水处理池上方集水桶(放置清水)和自动监测设备,干扰自动监测设施,致使在线监测数据严重失真。经检测,标准排放口悬浮物、总镍等2个污染因子超标,污水处理池上方集水桶、污水处理池上方集水桶连接自动监测设备的管道内和自动监测设备内水样均未检出重金属,化学需氧量浓度均小于10mg/L。通过进一步调查,该公司作为第三方污水治理运维单位,在污水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情况下,采取以稀释排放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的方式确保自动监测数据达标,且在被立案调查后找人顶包,企图蒙骗执法人员。 该公司已涉嫌污染环境犯罪。目前,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对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管理人员、操作工、顶包人员、中间人等6名责任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温小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