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文成:以水为媒 借水行舟 | ||||
|
||||
一滴水,究竟有哪些价值,能变幻出怎样的业态,又将如何助力山区县绿色发展? 以水为媒,借水行舟,探索“五水”促共富,是浙南深山小城文成的答案。 “文成发展从‘为水所困’走向‘因水而兴’,致力于让生态好水变成共富活水。”文成县主要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文成要持续探索保护水生态、集聚水制品、提质水文旅、开发水能源、发展水养殖等五篇“水文章”,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提高绿色发展质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文成篇章。 破 局 自然水变为发展水 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当下,山区26县如何尽快拉平差距、补上短板? 水,或是一个重要支点。 对文成来说,水资源一直是当地的特色与优势。山城破局之钥,正是水。相较于其他县(市、区),文成做大“水经济”,有着天然的优势——飞云江水质排名全省八大水系之首。 让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是文成的选择。文成干部群众开始意识到,保护水生态并不意味着舍弃经济效益,保持生态发展定力,持续做大“水”文章,可让自然活水变为发展活水。 过去的文成,为了守护“大水缸”,可谓壮士断腕,多年坚守才换来清流绕城。 且看一组数据:1997年,保障温州700多万人用水的珊溪水库选址文成开始建设后,全县95%的辖区列入水库保护地红线范围。从那时起,文成坚持守好“一缸净水”,对不符合生态功能的项目“一票否决”。20多年来,文成持续开展畜禽养殖综合整治,主动拒绝100多家企业入驻,累计拒绝200多亿元的工业投资。 当下,文成做活“水文章”的开篇依然是保护水生态。文成在污染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环保问题整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水环境质量居全省前列,全县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常年稳定达标100%,省控及以上断面水质II类占比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生态优势,就是发展优势。绿色,是文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以水为支点,文成在做好水保护的同时,正试图拓开符合自身气质的新发展空间。打造新业态、挖掘新市场、拉长产业链……人们司空见惯的水,如今成为文成的加分项,产生了特别的吸引力。 发 展 好资源变成好产品 换种思路,枷锁可能就是钥匙,好资源能变成好产品,也能换来水制品的集聚。 文成因水找到的第一个大项目,就是娃哈哈智能化饮料制造项目。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与水质,成为娃哈哈项目落地文成的一大加分项。该项目去年开始投产,四条生产线开足马力,预计年产6.1亿瓶(罐)饮料,年产值可达10亿元。 被飞云江的好水吸引来的,不止娃哈哈。 总部位于上海的好记忆乳业,最初并没有把文成作为投资首选地。 在文成组团多次赴上海邀请下,公司组织实地考察,结果一眼看中这里的生态环境和水源水质。尤其是他们了解到,已经落户的娃哈哈内部质检报告中显示,文成生产基地取用水源的水质,在该集团全国所有生产基地中,仅次于吉林长白山。 依托这些项目,文成开发白鹭洲水制品产业园,致力集聚水制品。如今在园区,娃哈哈项目一期投产,正加快启动二期;好记忆乳业项目举行奠基仪式,计划投资10亿元;魔饮CoCo蜜功能性饮料生产基地项目目前已建成一条生产线试生产,日产6万至8万瓶;华润怡宝项目将在文成建设生产基地,总投资10亿元,建成后预计日产纯净水300万瓶。 水制品龙头企业的到来,让文成在发展健康饮料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我们组建专班,从项目建设用地、原水供应、配套保障到各类扶持政策,不断落实细节,寻求最优服务。”文成县相关负责人介绍。 飞云江奔涌不息,找到生态发展源头活水的文成,多年积蓄的能量正喷薄而出,化为攻坚的强劲动能。 激 活 水文旅激荡新市场 最近,打开社交平台,搜索“文成百丈漈”等关键词,上百条在瀑布前拍摄的“美图”“小视频”分享帖跃然眼前。过去两个月来,在小红书、抖音等视频平台,百丈漈的话题播放量居高不下。 作为伯温故里景区的核心景区,百丈漈属实火了一把。百丈漈此番出圈,也给文成发展水文旅打开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据官方数据统计,今年“五一”期间,文成累积接待游客35.4万人次,同比增长33.36%;门票收入243.35万元,同比增长537%。 不止于此,文成已成功招引落地天顶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净水湾康养、龙麒源旅游度假区、大水桥现代文旅等亿元以上涉水项目23个。其中,天顶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是文成首个百亿投资文旅项目,入选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省市县长工程项目、省重大产业项目,计划建设超五星级的ClubMed大酒店、云顶沙滩、水上运动中心、海底世界、环湖小火车等系列亲水项目。据介绍,所有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带动2000人就业。 悠悠飞云江因水经济焕发全新活力,以水为媒,文成也找到了突破发展瓶颈的全新路径。 提 质 “五水”版图呼之欲出 珊溪水库是温州800万人的“大水缸”。这里碧波浩淼、群山环抱,5.3万亩的水域清澈如镜。造就这一湾碧水的,离不开这里的鱼。 珊溪水库现有鱼类37种,较2017年增加了2种,生态系统趋于完善。水库水质持续改善,稳定在地表水Ⅰ类以上,水体平均透明度达285厘米,较2017年提高了107厘米,从源头上保障了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好水养好鱼,好鱼带产业。目前,珊溪水库鳙鱼的市场销量平均每天800至1000斤,以文成县珊溪镇为起点,逐步向市区辐射,相继在温州文成、瑞安、瓯海、龙湾、乐清等地开设特许经营门店、有机鱼品鱼馆授权门店。飞云湖包头鱼进了城,上了桌,并以“峃”牌有机包头(鳙)鱼为基础,实现品牌化转型。 一条条鱼,连接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下一步,文成还将落地温州光唇鱼工厂化养殖项目,引进浙大领雁、南太湖种虾、鲟鱼科技等一批渔业重点项目,并依托这些大项目成立文成县淡水养殖研究院,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争取到2027年水养殖产值达3亿元以上,带动群众增收2亿元。 目光再转向玉壶镇境内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电站具有调峰填谷、调频调压、提供事故备用和黑启动等功能,是目前最经济的大规模储能设施,也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预计投资70亿元,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2亿千瓦时。建成后,预计每年带来超亿元税收。文成县相关负责人介绍,文成围绕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根据上下水库地理区位和周边生态资源,提早开展了配套产业开发规划。比如,谋划布局生态观光、休闲度假、运动娱乐、养生养老等业态,并同步推进电站建设与配套产业开发,带动周边山区乡镇发展。 保护水生态、集聚水制品、提质水文旅、开发水能源、发展水养殖……在文成,从因水受限到以水破题,一张充满活力的“五水”共富版图呼之欲出。 数说“五水” 保护水生态 全县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常年稳定达标100%,省控及以上断面水质II类占比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集聚水制品 文成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把“水”作为生态工业破题的关键,重点打造百亿级食品饮料产业集群。白鹭洲水经济产业园平台已引进4家优质企业;黄坦预制菜产业园平台已引进2家企业。 提质水文旅 今年“五一”期间,全县累积接待游客35.4万人次,同比增长33.36%;门票收入243.35万元,同比增长537%。 已成功招引落地天顶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净水湾康养、龙麒源旅游度假区、大水桥现代文旅等亿元以上涉水项目23个。 开发水能源 文成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6.79亿立方米,储量温州市第1、浙江省第5。 文成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项目总投资70亿元,可实现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年税收1.2亿元。 发展水养殖 文成传统养殖包头鱼,年产300吨,2022年活鱼销售33万斤,实现销售收入535万元。 文成全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4660亩,创成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精品园1家、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3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