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红树林、热带雨林、竹林,他们的生态功能有区别吗? | ||||
|
||||
海岸带红树林的主要生态功能有哪些?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海湾或河口淤积盐土上的一类长期或周期性为海水浸泡的常绿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由于红树林的主要代表树种由红树科植物组成,并且红树科植物因其树皮富含单宁酸,遇空气氧化后会呈现红色,因此我们把这类树林称为红树林。红树林分布在以赤道热带为中心、南北回归线之间。具体分布在在亚洲和西太平洋海岸、美洲、西印度洋和西非海岸。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浙江也有少量分布。 红树林别看其貌不扬,但它的作用却很大。红树林植物通常都长有发达的支柱根,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促淤保滩、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同时茂密的红树林植株宛如一道强壮的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红树林生态系统还为海鸟、虾蟹、鱼类,甚至是哺乳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为小动物提供了栖息活动和躲避天敌的避难所,也是很多动物重要的觅食地和产卵地。此外,一些红树林植物还可以作为工业和制药原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如我国的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录有鸟类达194种,是广东省重要鸟类集聚区之一,贝类有130种,鱼类有139种,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热带雨林的主要生态功能有哪些? 1、调节气候,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 2、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森林在自然界中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并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又重新返回大气中,形成云雨。热带雨林在这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亚马逊流域降水量的大约50%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所产生的。整个亚马逊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足见其对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影响的重要性。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上,雨林是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1988年确定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有 10 处,均在热带雨林地区,至2000 年,全球有 25 处热带雨林区域是多样性研究热点区域。热带雨 林物种丰富的例子很多,在 lhm2 区域内通常有 40~100 个物种,个别的超过 300 个物种。如在阿巴拉契亚山脉,lhm2 区域内仅树木就多达 30 种;在哥斯达黎加热带雨林有超过 1 600 种植物,在亚马逊流域有超过 1 800 种植物。 4、为全球提供高效的生产力;热带雨林的净初级生产力最高,每平方米一年平均超过2000克干物质,是陆地上生产力最高的区域。 竹林的主要生态功能有哪些? 1、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有维持竹种多样性、种质资源分布多样性、生物群落多样性以及多样性保护等方面。 2、维持生态功能,维持竹林所具有的结构,稳定竹林生物量和生产力。 3、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竹林通过水文生态过程,达到水土保持以及水源涵养的功能。 4、碳汇及其循环功能,竹林形成稳定的养分平衡和循环,特别是碳储量的形成,形成固碳释氧的等功能。 5、净化空气的功能。 6、降低噪声的功能,通过茂林修竹可以降低噪声的分贝,达到减噪功能。 7、游憩的功能,竹号称“四君子”之一,历来在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地位,因此能够给人们在游憩中带来愉悦和诗情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