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菇溪河的十年变迁 | ||||
|
||||
“风帆叶叶上菇溪,独客蓝舆转向西;榕树荫中松鼠过,枣花香里竹鸡啼。一群黄犊夕阳远,三面青山霞影低;缕缕炊烟林外红,故人家在白沙堤。”这是《永嘉县志菇溪道》对菇溪河的描述,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改革开放后,菇溪河岸边的浙江省永嘉县桥头镇人民通过勤劳和智慧将小小的纽扣做成了远近闻名的大产业。然而由于早年环境意识的欠缺,纽扣生产时大量工业废水、污泥直排入河道,菇溪河变成“牛奶河”“黑臭河”。 随着纽扣产业的不断发展,菇溪两岸的生态环境愈发恶劣。河水涨潮时,河面上到处漂浮着随意丢弃于河中的纽扣废料、白色泡沫快递盒;落潮时,河床上露出五颜六色的污泥,散发出奇臭无比的气味。河岸两侧纽扣废边角料、生活垃圾堆积如山,不时有人点火焚烧,天空笼罩于黑烟之中。十多年前,在菇溪岸边的桥头镇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 2012年后,“牛奶河治理”、工业“零直排区”改造等生态环境建设持续不断推进。生态环保人作为“污染阻击战”主力军,不但强化巡查、夜查、抽查等各专项行动,还统筹基层市监、公安、应急等多部门力量,定期开展帮扶服务、监管巡查和宣传引导等工作。 富裕起来的菇溪两岸人民也逐渐意识到,不顾生态环境保护的粗放型生产造成垃圾遍地、黑烟漫天、恶臭刺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并不是他们日夜辛勤劳动所追求的幸福。 2012年150多家上了规模的纽扣企业组成行业商会,率先制定《桥头纽扣行业污染整治工作方案》,掀起一场污染物专项整治和助推产业升级的自律行动。桥头纽扣商会每年从会员费中拿出资金组织成立生态环境监督志愿队,队员们每天对有纽扣企业分布的河道两岸从早到晚不间断绕河巡逻,专盯入河排污口非法排污问题。 桥头镇投入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通过计入成本核算消化,并没有减少公司的净收入和市场竞争力,反而改善了过去利用生态环境为代价互相恶性竞争的营商环境,助推了整个纽扣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如今菇溪河畔的环河绿道周边,分布着主题公园、博物馆、健身广场等。环河绿道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