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真帮实扶助企纾困 清廉执法为民解忧
发布日期:2022-10-18浏览次数:

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鹿城大队执法七队(以下简称七队)通过建章立制激发内生工作动力,从思想上、制度上、行动上创新队伍管理模式,着力助企纾困解难,满足群众环境诉求。

执法服务并重

实现“三赢”局面

七队5名执法队员,承担着温州市鹿城区最西部藤桥、山福两镇161.55平方公里的生态环保工作,服务监管辖区内769家已办理环评企业和各类工业企业2000余家。

作为鹿城区工业特色型城镇,藤桥镇目前共有规上工业企业290余家。如何在严肃执法的同时,帮扶指导企业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这就要求执法人员为企业算好生态账、经济账,助其走出一条绿色制造与产值效益双提升的发展道路。

“没有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的全程指导,我们的发展不会这么好,真心感谢他们为企业做的服务。”藤桥某船舶修造厂负责人说:“以前我们厂经常遭到周边居民的投诉,反映喷漆产生的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我们也未能找到解决办法。后来七队执法人员对我们喷漆物料、人工和治理成本进行测算,引导我们开展外协加工,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得到了群众认可。现在已经没有再接到投诉了,我们可以安心发展了。”

七队注重执法与服务并重,积极上门服务,为企业讲解生态环境保护当前形势;通过普法宣传、邀请专家“把脉问诊”等方式,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真正做到履行污染治理主体责任;实施精细化监管,以柔性执法呵护营商环境,实现守法不打扰、违法有利剑。同时,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及时处置环境信访投诉,实现辖区企业成本节约、群众诉求满足、信访投诉下降的“三赢”局面。

推行“阳光”办公

廉洁执法获赞

作为基层执法部门,秉公执法和廉洁自律是底线。七队执法人员将规矩意识和底线意识贯穿始终,自觉接受监督。

为践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铁律,七队规定:无论是管理对象拜访,还是案件审查办理,均需到“大通铺”办公室处理,对来访事务无隐私、不隐藏、全透明。这样做既可让队员全面了解了辖区事务,也规避了不必要的请托和干预。

七队执法人员的廉政执法赢得了赞誉。某企业负责人说:“从厂区筹建到产品投产,七队一直竭尽所能为我们排忧解难,他们用自身行动真正践行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传统。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政府部门秉公执法、廉洁自律的决心,也激励我们严格做好企业管理,减轻环境污染,走更加长远的发展道路。”

创新制度措施

推进信访调处

为了更好地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七队结合上级规章制度及辖区实际情况,创新制定轮值队长制度、轮驻工作制度、信访调处制度三项制度。

轮值轮驻制度于今年1月试行,5位执法队员轮值当队长,并在3个管辖片区进行轮驻管辖,始终把群众、企业的期许作为服务的第一导向,把群众、企业的满意作为服务的第一标准。

今年3月,入职不到半年的“90后”虞玮玮第一次担任轮值队长,轮驻管辖戍浦江以北至收费站片区。

面对辖区内企业工业噪声扰民的投诉,虞玮玮在充分征求投诉人意愿后,建立了投诉人和企业微信群,实时更新投诉人诉求和企业整改情况,既提高了企业的整改效率,也让投诉人参与企业的整改进程,获得了投诉人好评。

这一轮值轮驻及信访调处制度也成为了鹿城生态环境分局基层清廉站所建设的创新之举,并将在全局推广。“这一制度在七队运行5个月以来,效果得以显现,成为反腐倡廉的妙招。”温州市生态环境局鹿城分局局长温自坚说。

温自坚表示,七队是鹿城对基层队伍的管理缩影之一。近年来,温州市生态环境局鹿城分局紧紧围绕“政治清明、作风清净、执法清正、文化清新、社会清朗”目标,持续巩固和深化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水平,提升生态环境队伍素质。下一步,鹿城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将继续奋战在基层,当好鹿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