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日报】“全域美丽”焕发“瓯海魅力”
时间:2022-01-17 14:55:50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市生态环境局 字号:[ ]

                                                                                瓯海美丽夜景。

本报记者 洪越风 通讯员 倪慧慧

冬日暖阳下,如诗如画的塘河风景与文化印迹的博物馆群相映生辉;傍晚华灯初上,瓯海大道两旁林立的俄罗斯方块、339超高楼、摩天轮等标志性建筑闪耀着都市华丽的霓虹灯;一路向西,沿龙溪绿道漫步泽雅山水间,置身天然氧吧,尽览奇秀山水画卷……瓯海,全域皆透着“大花园”的美丽底色。

从2021年新春第一会开始,瓯海全区上下将环境整治作为必须打赢的第一大战役,围绕“温州大都市中心城区”总体定位,以“生态美、产业美、城乡美、人文美、治理美”的美丽城镇建设“全域大美”为总目标,以十大专项行动为主抓手,运用系统思维、数字手段、创新机制,全面深化“迎亚运、讲文明、提品质”理念,高水平推进美丽瓯海全域行动。

站在2022年岁首再看瓯海,瓯海向人民交出了一份“美丽瓯海”的精彩答卷。亚运新城精品风景带、大罗山科创走廊精品风景带已具雏形,空中管线整治、市容环境管理、金角银边利用、田园疤点治理等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美丽中国瓯海风景”和“亚运盛会瓯海魅力”的标志性成果正不断涌现,全域大花园的美丽格局初见成效,荣获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优秀。

破茧成蝶 2条精品带+1000个创建项目

瓯海中央商务区,高楼林立,亚运公园东西两侧,布局着10多栋现代化商务大楼等,随着温州龙舟运动基地的投用,周边商业氛围日渐浓厚,繁华都市气息扑面而来。

“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人气也越来越旺了,周边医院、学校、文化娱乐等配套也都很丰富。”置业于此的周先生对瓯海中心区的发展信心十足。

去年以来,瓯海区重点聚焦中国龙舟运动中心周边区域,对中心区综合环境进行提档升级,改造提升景屿路、今汇路等9条重要道路,并集中对亚运周边的空中蓝棚、架空管线等乱象开刀。通过空中视线整治、亚运文化精品道路打造、亚运标准环境建设等各项重点任务,全面提升亚运新城环境品质。

大罗山是温州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国家级风景区名胜区。去年,瓯海对环大罗山11条重点道路、4大重点区块做了整治提升,对区域内的4277座私坟进行了治理。如今,沿途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出现了一批可观赏、有特色的微型绿地和人文景观,形成了“点上有风景、沿线连成景”的精品风景线。

亚运新城和大罗山科创走廊“两大精品风景带”,撑起了瓯海展示城市形象的两大门面。

“面子”靓了,城中村、工地工棚区域、老旧小区、城市边角、闲置地块等“里子”同样要经得起看。“以前是乱了点、脏了点,现在经过环境改造后,整体看起来舒服了,大家也高兴了。”郭溪街道河头村移民赖叶岩对眼下的居住环境十分满意。从过去的“脏乱差”到如今的“美洁净”,河头村的变化,是瓯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成果的一个展示,也是美丽瓯海全域行动从“面子”深入“里子”的一个缩影。

美丽的环境,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维护。在南白象街道居民廖海珍家,庭院里四季花香,让墙内人欢喜,墙外人驻足。去年,瓯海区妇联从小处着眼,发出“创美丽庭院”倡议后,各镇街、村社的家家户户除了做好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清洁,还激发了扮美庭院的各种创意灵感比拼,并评选出了“十佳美丽庭院”。

让老百姓感受最明显的变化还有:门口的“垃圾山”变成了生态小公园;昔日脏乱差的高速公路高架桥下空间如今成为了百姓运动场、停车场;河道的水清澈了,还能看见水下植物;道路变宽变干净了,路边违建不见了;空中的“蜘蛛网”没有了,抬头视线清朗了;乡村民居青砖白墙,破旧村庄呈现出江南水乡风貌了……

不到一年时间,瓯海区环境整治累计整改问题5164个,清理陈年垃圾7.3万余立方米,拆除违搭乱建24.5万余平方米,开展美丽创建项目1000余个,打造金角银边111个,完成100条美丽示范道路创建验收、创成美丽小区272个、美丽庭院2395户……13个镇街通过环境综合治理,正在瓯海大地上破茧成蝶,变为一处处景点。

创新举措 1张地图+3个“全市率先”

“这些建筑材料已经被清理掉,镇里腾出的空地还新建了停车场。”美丽瓯海全域行动综合工作专班小组成员点开美丽瓯海督查系统,满是“星星点点”的一张地图呈现在记者眼前。随机点击一处,屏幕立即弹出对应点位的整改要求、整治画面。

一张地图管住美丽环境,这是瓯海区开展美丽瓯海全域行动而打造的“美丽瓯海一张图”督查数字化平台,该行动提出“十大美丽创建”目标,涉及美丽道路、美丽园区、美丽厂区、美丽小区等,借助数字化平台,创新建立涵盖2002个点位,并有了各自的清晰画像。平台为每个点位建立档案,实行“问题发现—分类分发—整改提升—验收销号—结果运用—回头看”的平台化闭环管理。随着小组督察队的走访排查,整改信息将实时更新。全区各部门、街镇也可以第一时间线上查看环境整改要求,做到及时联合解决。逐步实现城市综合执法一网统管、城市安全运行一屏通览、城市指挥调度一键联动。

强化美丽行动“回头看”,瓯海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还组建十余支志愿者“找茬”小分队,经常上街拍照,给环境问题“挑挑刺”,并上交数字化平台督促整改。每个月,“两代表一委员”、市民监督团、群众代表等直接参与平台“最美”“最差”典型评选。

在实施环境治理过程中,瓯海还创新推出“三大全市率先”举措。即在打造清朗空中视线行动中,率全市之先启动空中管线整治,制定《关于空中管线专项整治工作指引》《‘空中管线’三年行动计划》,创新推行“1+X”包干模式,完成96条主次道路、13个老旧小区及美丽乡村空中管线整治。在开展“僵尸车”专项整治中,率全市之先委托车辆回收公司,打造托运、停车、后续报废全流程包干机制,有效清理“僵尸车”1270余辆。在推进餐饮监管“综合查一次”行动中,率全市之先自主开发智慧餐饮业监管程序,1000余家餐饮店被纳入监管范围。

刀刃向内 10部“曝光电影”+100个最美最差典型

在瓯海,各职能部门、属地镇街、村社、业主单位等责任人每月都会被召集在一起看“电影”,这些电影看起来并不那么享受,而是让人看完后知耻而后勇,拿出实招去解决环境治理中的痛点和难点。

以“问题曝光+百姓呼声+政府回应”制成专题片的方式倒逼环境提升,已成为瓯海区推动美丽瓯海全域行动提能增效的常态化举措。瓯海全面构建了“专班牵头、部门镇街协同攻坚、‘两代表一委员’监督指导、市民群众及媒体共同参与”的合力联动模式,创新推出《瓯视聚焦——美丽瓯海全域行动“请你看电影”》系列专题片,以职能部门、属地镇街、村社、业主单位等责任人作为影片的“主角”,以记者实地暗访、群众陈述事实为呈现形式,由瓯海区融媒体中心摄制,每月2期,每期围绕一个主题。

以这种“刀刃向内”的做法,正是瓯海解决环境短板的决心所在。

去年5月,梧田街道月乐西街空中管线凌乱现象成为“电影主角”后,该街道迅速制定了“一路一方案”,高标准推进“空中垃圾”清理,比承诺的时间提前了1个月完成整改。郭溪街道绕城西南线高速公路沿线西侧田块,多年来因违法占用、违规住人等现象屡禁不止,垃圾成堆,村民怨声不止,被曝光后,仅仅两三个月,就摇身一变成为一片整齐、有序的绿油油的稻田。

到目前为止,共已播映曝光电影10期,曝光环境重点问题100处,空中管线整治、市容环境管理、金角银边利用、田园疤点治理等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下沈公路旁田块、潘桥岷岗绕城田块评为全市最美田块,丽岙、仙岩获“两最三比”全市最干净乡镇,全市垃圾分类考核中排名前列,环大罗山科创走廊环境整治提升明显。

同时,建立互看互学互比机制,创新“最美”“最差”系列评选载体,以每月考核为结果,为最美、最差和考核先进、落后单位分别授予红榜激励、黄榜警示,以“最美”典型为示范输出经验,以“最差”典型纳入重点问题清单,限期整改。去年以来,瓯海共开展小区、厂区、田园、乡村等最美最差评选8期,从2969个候选对象中产生最美典型100个,整改最差典型100个。

进入2022年,美丽瓯海全域行动仍在持续,一个干净、有序、美丽、文明、和谐的标杆城区正徐徐铺陈,迎接即将到来的亚运盛会。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