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545号提案的答复函 | ||||
|
||||
王满金等2位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加大对泰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扶持力度的提案》(政协提案545号)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生物多样性的富贫事关文明的兴衰,物种丰富是生态系统总体稳定平衡的基础,生态平衡是人类文明兴旺发达、持续健康发展的自然前提。中共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20年9月30日,在联合国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揭示了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动力、活力、合力和行动力所在,阐明了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进展和目标。您提出的建议符合目前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泰顺县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巨大的基因库,包含了大量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物种和种质资源,是生态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下一步,我市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调查评估,摸清生物多样性家底。按照《浙江省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2020-2021年)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点面结合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评估,全面清查泰顺县相关物种群数量、分布、生存现状等生态学本底资料,为泰顺县科学制定针对性保护措施打下坚实基础。2021年,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将会根据自身职能组织开展泰顺县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其中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于2020年6月份制定了《泰顺县生物多样性本地调查与评估项目》工作方案,安排项目资金200万元,委托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收集整理泰顺县生物多样性相关历史资料,并重点对包括生态系统、陆生高等植物、陆生脊椎动物、陆生昆虫、水生生物、大型真菌以及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等7个类群开展野外调查,计划于今年完成。同时,将进一步完善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体系。2020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推动在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数字多维管护系统建设,该系统运用前沿科技手段,实现了重要生态系统和生物类群的常态化观测,为评估保护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强化工作措施,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一是研究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文件。省生态环境厅日前牵头已编制并发文征求《浙江省“五生共护”行动计划(2021-2025 年)》意见,省级层面今年将会推动污染防治攻坚向生态保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性提升转变,我市将会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针对我市实际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文件,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二是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2020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结合生态红线划定和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工作,在前期大量调查调研的基础上,将原有的52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为35个(待批复),总面积315301.63 公顷,科学划定了我市重要野生动物保护地范围,建立健全了栖息地档案,编制修订了各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初步实现了自然生态系统完整、物种栖息地连通、保护管理统一的目标。三是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我局将会联合自规、农业等6部门深入开展自然保护地“绿盾”专项行动,深入实施各地自查、实地核查、部门协查的“三查”工作机制,建立并落实问题销号机制,进一步加大自然保护地监管。 三、加强部门联动,争取专项资金补助。近年来,我市各相关部门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有效助力我市生物多样性工作提升。泰顺县在市农业农村局指导支持下,3年共争取获得上级下达生态保护(增殖放流)补助资金59万元。在市生态环境局指导支持下,2020年、2021年两年共争取获得上级下达生物多样性保护调查专项资金170万元。下阶段,市级各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协同配合,立足各自职责分工,积极扩宽资金支持渠道,为我市各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泰顺县谋划最优工作方案,争取最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在引进人才、技术、成果提供更加精准服务,集成推进全市各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四、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一是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为契机,结合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等关键时间节点,部、省、市、县、部门五方联动开展生物多样性专题宣传,在更高更大的平台上展示泰顺县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提升我市生物多样性工作的影响力。二是融合图片、视频、音频、游戏、漫画等多形式,制作一批易于传播的新媒体产品,借助“两微一抖一号”的新媒体平台加密线上宣传,组织开展新闻发布会、公众体验等活动,宣传温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提升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呼吁更多市民、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中来,为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凝聚最广泛的共识,团结最广泛的力量。三是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等各类阵地,指导各地相关部门在自然保护区周边村落,有针对性地开展乱砍滥伐、滥捕盗猎等行为的零容忍政策宣传。组织志愿科普人员进基层、进农村,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活动,同时依托温州市环保志愿者联合会,指导引领各环保组织开展野生动物救助工作,并开展生物多样性宣传,营造全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氛围。 最后,感谢你们对生态环境工作的支持。 联系人:焦婉璐,联系电话:88366105,13566288922。
温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1年6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