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商报】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底有多少种生物?
时间:2021-05-18 08:56:52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市生态环境局 字号:[ ]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底有多少样生物?怎么收集它们的信息并进行有力的保护?作为2021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重要活动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物技术国际高峰论坛13日在泰顺县举行,论坛展现了泰顺及其境内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和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所付出的努力和智慧。

泰顺的生物多样性信息收集去年捷报频传。植物新种浙南木犀、泰顺皿果草和浙闽龙头草被发现;极度濒危物种中华穿山甲现身乌岩岭保护区内;6粒“世界动物活化石”金斑喙凤蝶卵被保护区科研人员发现;首次发现“消失”30多年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21年调整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灵猫踪迹。

作为国家生态县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泰顺,也是浙江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县之一,境内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号称“天然生物基因库”“绿色生态博物馆”,也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截至目前,保护区内发现有高等植物2503种、脊椎动物342种、昆虫2133种,分别占全省植物种类的50%和动物种类的53%,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植物14种,是濒危鸟类黄腹角雉世界唯一的保种基地和科研基地。

但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实际上远远超过官方统计。为了回答“到底有多少生物”这个问题,2020年7月起,泰顺在乌岩岭保护区开启三年综合科学考察的同时,还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合作,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域生物多样性系统调查,进一步摸清“家底”。截至目前,相关调查团队在保护区内共采集植物、大型真菌、昆虫等标本1.6万多份,成功收集各种野生动物图像资料5万多份,发现各种新纪录35种。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