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河长 | “万名民间河长巡万河”活动来啦!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 ||||
|
||||
上周,全市“万名民间河长巡万河”活动已经正式启动,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省治水办、省生态环境厅微信公众号纷纷转发,温州日报、温州晚报等市级媒体也进行了报道,很多群众表示要报名参加活动。 今天,温小保就来告诉大家有哪些活动可以参与吧。 一、活动时间 2020年10月20日至年底。 二、参与对象 在“绿水币”有关平台注册登记的市民或民间河长。 三、活动内容 1、持续推广公众护水“绿水币”制度。市治水办开发完成公众护水“绿水币”微信小程序,便于公众登陆使用。各地治水办要广泛发动社会公众以“民间河长”身份参与治水护水行动。社会公众参与治水相关宣传活动,可通过“温州河长通”APP进行登记,参与活动给予相应“绿水币”积分。 2、开展“民间河长日”宣传活动。继续推广“民间河长日”(每月第1个星期六)宣传活动做法,增强活动仪式感,激发民间河长参与积极性。各地治水办要以“民间河长日”为载体,广泛组织、引导辖区民间河长开展巡河护河活动,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置。 3、组织开展“绿水币”专题宣讲培训。市环保志愿者联合会对生态环境公益讲师进行专题培训,统一课件、统一资料,不断提升讲师授课水平。各地治水办组织辖区民间河长和社会公众参加“绿水币”专题宣讲培训不少于1次,由市生态环境公益讲师团免费提供宣讲培训,不断提升民间河长对履职条件、“绿水币”平台使用方法、“绿水币”兑换办法等知识,进一步激发民间河长和社会公众参与治水护水积极性。 4、召开民间河长治水论坛。市治水办举办全市民间河长治水论坛,邀请领导、专家、民间河长代表,围绕“双河长制”、公众护水“绿水币”制度、民间河长队伍管理等不同角度深入探讨,提升对民间河长制的认识。 5、开展“走三江”巡江活动。围绕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流域,组织民间河长沿江巡查,结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关注的问题,重点对沿江修造船厂、码头污水直排、沿江企业偷排、洗沙场等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加快问题解决。 6、创新实施“民间湾滩长制”。持续开展“蓝色海洋”环保公益行动,围绕南麂岛、鹿西岛、西门岛、乐清湾等岛屿、沙滩、海湾开展巡查活动,创新推广“民间湾滩长制”,加大对海湾、沙滩的保护和监管,推动入海排污口排查、滩面污染源整治,助力近海岸水域水质提升和海洋保护,守护“蓝色海洋”。 7、开展环保青年民间河长巡河护河活动。组织发动全市环保系统青年以“民间河长”身份参与巡河护河行动,通过发现问题,监督行政河(湖)长履职,助力治水工作。 8、开展“河小二”助力治水工作。发动全市团员青年、志愿者、学生以“河小二”身份参与治水护水行动,协助河长,定期巡河、监督水质、清洁河道,共同助力治水工作,为全民参与治水营造氛围。 9、开展“我和我的河”征文比赛。向民间河长征集“我和我的河”作品,讲好民间河长治水故事,发出治水好声音,纪录民间治水人的心路历程及日常工作点滴,抒发治水人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亲水、护水情怀。 10、强化民间河长监督作用。建立健全问题发现机制,民间河长发现的问题通过平台实现流转,督促各地政府处置问题,强化民间河长监督作用。建立健全“双河长对话机制”,对于民间河长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行政河长,督促行政河长履职解决问题。 各地治水办要切实落实好活动的有关要求,督促和引导广大民间河长发挥积极作用,着力通过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纪检监察组也将适时参与监督,助力推动活动取得实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