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揭开鳌江滩涂孔洞涌水之谜 | ||||
|
||||
本以为趁夜色江中暗管偷排“神不知鬼不觉”,殊不知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本领高强被逮个正着。 日前,浙江省温州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三次夜间突击,两次趟河采样,揭开鳌江滩涂神秘孔洞涌水之谜,并顺藤摸瓜查处了一起手法罕见的私设暗管偷排废水案件。 凌晨摸排,揪出涉案嫌疑企业 潮起没,潮落现,大大小小的滩涂犹如山川浮岛,阡陌纵横于鳌江之上,轻波拂过,泥沙挂水,袅袅悠悠,一派宁静清幽之景。 然而,不久前一则环境违法举报却打破了温州平阳鳌江镇郑家墩村滩涂的宁静。 “环保局吗,我们郑家墩村这鳌江的滩涂上好像有一个孔洞,夜间时会一直涌水,疑似附近企业的生产废水偷排孔,请你们马上派人来看看。”举报人说,孔洞只有在潮落时才能看到,而且滩涂上全是淤泥,难以站脚,平日里连附近村民都很少过去,很是神秘。 鳌江,夜间,孔洞,偷排…这些字眼的出现,让接报后的生态环境执法人员顿觉案情的严重。温州市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汪红所高度重视,决定先将线索高度保密,仅由副支队长林平带领2名骨干组成专案组前去摸排。 为避免打草惊蛇,摸排时间定在了凌晨。午夜已过,夜幕沉沉,专案组3人身着便衣,在平阳租车前往,距滩涂最近的码头约1公里时弃车徒步。 抵达码头后,由于涨潮,完全寻不到滩涂上神秘孔洞的踪影。约30分钟过去,潮水渐退,3人隐约瞧见了孔洞,并循着孔洞的踪影从码头爬到了一艘距离更近的渔船上。 此时,直径约15厘米的孔洞正向外涌出乳白色的水流,并伴随着刺鼻气味。“应该是明胶生产废水!”经验老到的专案组执法人员立即判断出了废水的种类。为进一步确认并锁定证据,执法人员在无法踏上滩涂走近孔洞的情况下,用鱼竿捆住采样瓶远距离采到孔洞水样。 “采样瓶是热的,说明水还是温水,应该是企业生产刚排出的。”于是,执法人员立即对附近企业展开摸排,迅速锁定了一家名为温州德源胶业有限公司的可疑企业,该企业厂房位置距神秘孔洞仅150米,且是附近唯一一家生产明胶的企业。但当执法人员赶到时,企业未在生产。 两次夜查,锁定偷排关键证据 两天后,孔洞水样检测结果出炉,确认异样温水水质性状与明胶生产废水相符,COD、氮氧、pH三项指标全部超标,其中COD超标14.5倍。 据此,专案组成员又先后两次复勘现场,德源胶业的涉案嫌疑基本锁定。随即,一场突击夜查行动拉开了帷幕。 行动前,温州市环境监察支队又指派了七八名骨干执法人员配合出击,且为一击即中,并未给新增执法人员发出具体行动任务指令。 夜深人静,行动“大部队”行至平阳境内后,原专案组成员先行复查神秘孔洞,不料当日神秘孔洞却不再涌水,德源胶业又一次意外停工。 “我们当时也很诧异,该企业在此前一个月内几乎每天都有生产,偏偏今天停工了。”专案组成员林平说,他们谨慎研判后认为走漏风声的可能性不大,但当日行动只能作罢。 次日,突击夜查行动再次开启。为保险起见,这次温州市环境监察支队不仅将配合专案组行动人员更换为温州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的6名执法人员,而且还给苍南6名执法人员下达了“晚上行动在苍南,要他们在龙港地界待命”的指令。
当日傍晚,专案组成员再次先行复查神秘孔洞,这次没扑空,废水从孔洞中不停涌出。于是,专案组决定二次采样锁定关键证据。无路可走用竹筏交替铺路,滑入滩涂成“泥人”上来后继续走,最终又一次采集到了孔洞涌出的水样。 完成采样后,专案组成员才通知苍南的6名执法人员出击,展开“收网”行动。 “行动换人,踩竹筏采样,一切都是出于办案严谨的考虑,想把案件办成铁案。”林平说,特别是行动换人,并不是对同事的不信任,干惯他们这行的人其实都能理解。 抽丝剥茧,查明案件来龙去脉 当晚9时30分许,专案组正式进驻德源胶业展开调查。当时厂内工人仅三四名,企业主并不在场。 查了一会后,现场的一个疑点引起了专案组的注意。企业废水集中池中的废水始终处于高位,这极不寻常,可能为废水停排所致。于是,专案组成员迅速与留守在神秘孔洞处的人员取得联系,得知专案组进入企业后不久,神秘孔洞也停止了涌水。 之后,专案组便以此为突破口,结合对现场工人及此后赶来企业主肖某的质询,最终在位于厂内废水集中池旁一个硫酸存储罐下,发现一个电子泵阀,该泵阀装在一条地下暗管上,暗管长约150米,直通鳌江滩涂,神秘孔洞实际是暗管在滩涂上的一个开口。 另外,这条暗管的排污是通过无线电远程遥控器控制的,该遥控器和车锁遥控器差不多大,上面设有开、关两个按钮。使用遥控器可开动电子泵阀,进而将废水集中池中的废水抽到暗管中,直排到鳌江滩涂上。 为进一步确认,专案组现场进行了试验,将黄色荧光剂倒入企业废水集中池,用无线电远程遥控器开启电子泵阀,五六分钟后,留守在神秘孔洞处的执法人员便见到了黄水涌出。 真相大白后,肖某交代了暗管系企业所埋,这样做是想节约排污成本,而专案组此前一晚之所以扑空,为企业临时检修设备所致。 目前,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已向涉事企业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企业立即停产整治,并处100万元顶格罚款,限其15日内缴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