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日报】七都港儿河“变形记” | ||||
|
||||
鹿城七都的港儿河,曾是当地人赖以生存的生活和灌溉水源,是大家心中的“母亲河”。近年来,由于污染物入河、水草侵袭等,港儿河失去了原有的模样。 而短短一年时间,港儿河水质发生巨变,又从脏乱差恢复了往日清澈。这变化要从一年前企业家张克勤变身港儿河河长说起。 在外企业家变身河长 守护故乡母亲河 七都街道前沙村中心路 102号从一间普通民房变成七都街道港儿河管理处,刚好一年时间。这里的负责人张克勤是七都吟州村人,他曾经是一名在外企业家,如今更是港儿河社区级河长。 早前,因探亲回家,张克勤看到河道不再是儿时模样心痛万分:“七都几乎没有工业污染,是适合居住的好地方。但我看到港儿河受污染、水草丛生、偷鱼电鱼现象屡禁不止,已不再是那条我记忆中的河流。” 去年,恰逢港儿河原承包商承包到期,政府部门借助乡贤力量对港儿河进行进一步整治。他归心似箭,立马和几个伙伴商议,决心接下这重任。 他们几个治水经验并不丰富的“门外汉”开始四处请教专家,边治理边探索,渐渐摸索出一套专业的治河方案。经过两个月的调查,他们做出标书《鹿城区七都街道生态保护综合方案》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治理港儿河的重任自此真正落在了张克勤的肩上。 承包了港儿河的保洁项目后,公司支付100万元给七都街道作为保证金,立下完成河道保洁、生态保护和水质提升等工作的“军令状”。 39个监控关注河道动态 港儿河水质大幅提升 治理港儿河的难点在于河道中常有人偷排、非法电鱼。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张克勤公司投入38万元购入设备、聘请人员。现在,河道四周都安装了摄像头,每隔10米一个,共有32个有线监控、7个太阳能无线监控牢牢关注着港儿河,保证整条河没有死角。 在全方位的监控下,非法捕鱼的行为逐渐减少,河道里多个排污管道也“浮出”水面。此外,他们还请鹿城区环保志愿者协会共同参与治水,在协会会长高宇一的分析建议下,他们购买了10万尾鱼苗,进一步改善河道的水质情况。 张克勤和沿岸居民约法三章,在村民间倡导正确的施肥方法,采购了全自动水草收割船,使得“顽固”的河面草萍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 他每天开展河道卫生状况巡查,工作超过16小时,有时候都睡在办公室。在每一次河道巡查后,张克勤会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记下巡查情况和问题。他对每一处河道污染源紧盯不放。 就这样,经过半年治理,港儿河的水质从原先的四类变成了如今的二类,并且一年中有9个月都稳定在二类水的标准。 港儿河的示范带领下,七都上沙村、老涂村也纷纷效仿经验,也已取得初步成效。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治河的行动中,民间河长的队伍不断壮大。七都街道探索出的与当地企业家合作治理河道的做法,是治水工作中一次有益的尝试和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