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吗?
时间:2016-01-27 10:20:0 浏览次数: 字号:[ ]

  

定义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英文缩写为POPs,是指具有高毒性,进入环境后难以降解,可生物积累,能通过空气、水和迁徙物种进行长距离越境迁移并沉积到远离其排放地点的地区,随后在那里的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中积累起来,对当地环境和生物体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性质

国际上公认POPs具有下列4个重要的特性:(1)环境持久性:由于POPs对生物降解、光解、化学分解作用有较高的抵抗能力,它们难于被分解。(2)生物累积性:由于其具有低水溶性、高脂溶性的特点,它能在生物体脂肪组织中进行生物积累,在动物和人体内达到中毒的浓度。(3)远距离迁移能力:能通过蒸发作用在大气环境中远距离迁移,导致全球范围的污染传播。(4)高毒性:POPs大都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

种类

首批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名单的12POPs分为3:

一类是有意生产——有机氯杀虫剂:滴滴涕、氯丹、灭蚁灵、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毒杀芬;二类是有意生产——工业化学品:六氯苯和多氯联苯;三类是无意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或燃烧生产的副产品:二恶英(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呋喃(多氯二苯并呋喃)

危害

对免疫系统的危害:POPs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反应、降低生物体的病毒抵抗能力。

对内分泌系统的危害:多种POPs被证实为潜在的内分泌干扰物质。

对生殖和发育的危害:生物体暴露于POPs会出现生殖障碍、先天畸形、机体死亡等现象。

致癌作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POPs的致癌性进行了分类。二恶英中的一种(TCDD)被列为I(人体致癌物),多氯联苯(PCBs)混合物被列为IIA(较大可能的人体致癌物),氯丹、滴滴涕、七氯、六氯苯、灭蚁灵、毒杀芬被列为IIB(可能的人体致癌物)

小常识

怎样减少POPs

用淡盐水浸泡:一般蔬菜先用清水冲洗3~6遍,然后放入淡盐水中浸泡1小时,再用清水冲洗一遍。

用碱洗:先在水中放上一小撮碱粉、碳酸钠,搅匀后再放入蔬菜,浸泡5~6分钟,再用清水漂洗。

用开水泡烫:在做青椒、菜花、豆角等时,用开水先烫一下可清除90%的残留农药。

用淘米水洗:淘米水属于酸性,有机磷农药遇酸性物质就会失去毒性,在淘米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就能使蔬菜上残留的农药成分减少。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