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宣传快乐相伴 | ||||
|
||||
“叮铃铃!”上午第四节课的上课铃声响了,北京市海淀区九一小学5年级一班班主任蔡爱如走进教室,笑着对大家说:“今天,我们班会的内容是玩游戏棋。同学们,在你们面前,有一副智力棋,你们可以通过掷筛子、走格子的方式,竞争谁最先到达终点。” 一阵欢呼雀跃之后,孩子们开始聚精会神地玩起了这个新游戏。 10岁女孩的低碳创意 悄悄走到兴高采烈的孩子们身边,记者看到,这是一副并不算精致的游戏棋,棋盘是用废旧纸箱做成的,有报纸大小,底色为白色。棋盘上,有很多用铅笔画的并不算太规则的方格,方格的中间是一些图片,不同的图片代表着不同含义。在一个黄色的愁眉不展的小人旁,有这样一行字:“空调温度过低退3格”,而在一只嘴角上扬的小白猫下面,则这样写道:“争做低碳小使者,直飞终点”。棋盘上所有内容都是与低碳生活有关的小常识,不难看出,棋的发明者想用游戏的方式告诉大家,如果养成低碳环保的好习惯,就会获得奖励加速到达终点,如果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就会受到惩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你也许不承想到,这个将教育与游戏完美融合的玩具棋,出自一个10岁女孩之手,她就是这个班的学生李子彤。 谈到设计低碳棋的初衷时,这个乖巧的小姑娘,忽闪着大大的眼睛,柔声说:“在电视和报纸上,我经常看到一些报道,气候在变暖,环境在恶化……而只有低碳生活才能改变这种状况。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人们掌握一些低碳小常识。以前,我曾参加过社区组织的低碳环保问卷调查,并且把问卷带到学校来和同学们一起做。但是,问卷调查的方式太枯燥了,不如游戏生动有趣。于是,在奥运环保飞行棋的启发下,我决定设计一款低碳棋,让大家在玩中学到低碳知识。 李子彤告诉记者,在制作的过程中,她从书本和网络上,学到了很多关于低碳环保的知识,并且学会了即使遇到困难也坚持做完自己想做的事。 在游戏中获得知识 看学生们玩得很开心,记者便随机采访了几位同学:“你知道为什么空调过低要退3格吗?”“知道。”孩子们抢着回答,“因为,空调温度过低,就会浪费电,浪费能源。”记者又接着问:“那你们知道这些小常识以后,会照着去做吗?”他们毫不犹豫地说:“会!” 孩子们玩得很投入,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李子彤的妈妈告诉记者,制作完低碳棋,李子彤对低碳知识更加渴求了,她想将这个只能两个人玩的游戏扩展到4个人玩,一方面,更为复杂的游戏可以加入更多的低碳常识,让人们了解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游戏的趣味性增加了,就可以让人们喜欢这个游戏,从而带动更多的人践行低碳生活。 记者看到,李子彤在低碳棋的空白处,增加了很多小字,“使用一次性筷子,退一格”、“减少塑料袋的使用,进两格”……她告诉记者,同学们都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她想不断完善更新这个游戏,让它变得更加复杂,更有意思。 九一小学的副校长薛晓静告诉记者,让孩子们自己制作游戏自己玩,不仅让他们学到了环保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在相互交流中,他们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创意源自长期积累 李子彤的妈妈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家长,她有义务和责任去教育下一代关心社会,关心环保,关心低碳。她总告诉女儿,他们将是这个世界的未来主宰者,要懂得珍惜。为了那一片片蓝天,为了那一道道绿水,就得从现在做起。为了让女儿懂得低碳生活知识,她鼓励女儿亲手制作低碳小跳棋玩具,把低碳知识溶于其中,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低碳生活。 记者了解到,在制作低碳棋之前,李子彤已是九一小学的大队干部,也是北京市社区环保的小卫士。 在上下学的路上,在游玩的公园里,在散步的马路旁,李子彤总是不厌其烦地忙碌着,一会儿踩灭行人丢下的烟头,一会儿捡拾“白色垃圾”。每周的课外班,她都不让爸爸开车送她,而是选择乘坐公共汽车前往。在李子彤的带动下,家里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每天离家外出时,一家三口都会相互提醒拔下家中不用的电器插头,回到家中时,也尽量不把所有灯都打开。以前,李子彤的书包里总装着一些纸巾,但当她得知纸巾浪费资源后,就慢慢开始用手帕了。她还把家里洗脸刷牙的水倒在储水器中,用来冲洗马桶。她画的以节水为主题的环保画《我和地球》荣获了海淀区二等奖。由于李子彤经常做一些公益活动,并且表现突出,被评为了北京市社区小明星。 当被问到获得的这些荣誉时,10岁的小姑娘低下了头,羞答答地说:“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更是低碳生活的践行者,我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还地球一片蓝天。” (来源:中国环境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