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海岸边那片红树林 | ||||
|
||||
每天潮水退去时分,总有一队人马在平阳宋埠滩涂上,清理潮水滞留的杂物。其实,他们并不是“拾荒者”,而是一支护林队。今年5月,平阳县林业部门投入20多万元资金,在宋埠、西湾、墨城等地种植了900多亩有“海岸卫士”之称的红树林。为保护这些红树林,这支护林队如同保姆一样,日夜呵护着。
人为破坏是红树林成长中最大的烦恼。据平阳县林业技术指导站林峰介绍,由于红树林特殊的生长环境,其种植区内活动着大量的牡蛎、跳鱼等湿地动物,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当地相当一批村民进行违规捕捞,在破坏生物链的同时也摧毁了红树林的生长环境。 为维护红树林的生态环境,让人与红树林和谐共处,平阳县林业局联系了当地的乡、镇政府,多次把红树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知识对当地村民进行宣传,发动当地村民参与签订了“护林公约”,以及相关的乡规民约。 除了人为因素,红树林还面临着自然因素的威胁。1994年17号台风几乎把该县当年试种的红树林全部摧毁。该县林业局又于2002年5月在宋埠镇种植了200多亩红树林,今年来,在红树林保护区周围围上铁丝网、竹竿,防止人为破坏。同时,每年投入2万多元,成立一支24小时轮流巡逻的护林队,及时清理退潮时滞留的杂草等垃圾,加固、修护铁丝网,只允许村民在保护区范围外钓鱼,而不准进入保护区,并及时对受损的红树进行补植。 红树林作为沿海防护林的第一道屏障,对风浪具有强大的“消能”作用,是多种鱼、虾和蟹等经济海产生长、栖息和繁殖的良好场所。 据介绍,自从红树林得到保护以来,该区域内的蛏子、跳鱼、泥螺等海生物明显增多,之前,村民一天只能捕捞到几两跳鱼,而今仅在保护区周围就能钓到几公斤,养殖户们也发现养殖区内成活率在上升,这使人们更为主动地投入到护林行动中。 相关链接 红树林因可从树皮中提炼红色染料得名。它独具的胎生、呼吸根、支柱根等生态习性,使它能够长期坚固地生长在滩涂上,在世界上均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岸的咸滩或者海湾里河川出口处的冲积盐性土壤上,在我国分布在温州瓯江口至海南岛一带。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对近海渔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