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真正的生态旅游 | |||
|
|||
而今眼目下,假日里听到最时尚的一句话便是“出门旅游去”。于是旅游业的各路英雄都盯住了“生态旅游”题材做文章,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分最大一杯羹。“生态旅游”被炒得如日中天,风靡一时,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
不错,生态旅游是一张好牌,但生态旅游到底是什么样的? 首先,须从生态旅游的概念着手,国际生态旅游学会对其下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那就让我们举例来说明生态旅游究竟是怎样一个玩法。 玩法一:某天,您和几个朋友在旅游书刊的“煽情”下,背起行囊,怀着激情,深入东北边陲的腹地去追寻熊的足迹。但是十天半月下来,你可能只看到熊啃过的树皮和厚厚的落叶上不明物种留下的痕迹,望眼欲穿最后连熊的气息都没闻到。疲惫的你却感觉若有所获般的尽兴而归! 玩法二:参加“南极考察”生态之旅,放眼四野是冰和海洋的世界,一块地球上最后的净土,但当你正贪婪地呼吸可用来做罐装的珍贵空气时,你看见一只小企鹅掉进冰缝快要冻死,你准备见义勇为,但千万别!因为同行的导游会告诫你,小心自己足下的浮冰,那里已是险象环生......最有趣的还是你出发的时候背上的行囊有多大,返程时要带走的废弃物也会将背包撑得满满的。 “生态旅游”不适合走马观花、游山玩水、小鸟依人地拍张留影调头就走的游客。更适合那些有勇气、能吃苦的有环保意识的人们。它既是一个娱乐身心、享受自然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接受环境教育的过程。 当前,人们对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意识极其缺乏,经常是开发一处,破坏一处。所以在开展生态旅游的时候,请爱护当地的一花一木,更希望返程时的你,背包里装的不仅是废弃物,而是一种重重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