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期间当心耳朵 新技术巧解噪声困扰
时间:2003-07-21 11:55:0 浏览次数: 字号:[ ]

  春节将至,庙会等处的庆祝活动、商家的促销活动、各种文艺演出也多起来,沉浸在节日喜庆中的人们一般意识不到,这些地方往往是噪声最多的地方。最近,日本的环保专家开发出一种有关声场直径的控制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希望这一技术能早日为我们所用———

春节将至,庙会等处的庆祝活动、商家的促销活动、各种文艺演出也多起来,沉浸在节日喜庆中的人们一般意识不到,这些地方往往是噪声最多的地方。其实不仅广场文化活动、街头秧歌等存在噪声污染问题,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立交桥、高架桥过往车辆的噪声扰民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地摆在环境工作者面前。最近,日本的环保专家开发出一种有关声场直径的控制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在越来越流行的店前广场促销活动中,文艺演出的音响效果往往超出店家所针对的顾客人群,对相邻的居民区造成噪声干扰,而火车站的到站、发车时刻广播也经常超出旅客所处的区域,过往行人不管想不想听都不得不听。

声音通过空气震荡形成声波向外传播,人的耳鼓感受到这些震动后,根据波形的不同就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比如敲鼓时,鼓皮的震动带动空气的震动,然后传到我们的耳朵里。扬声器、乐器的形状乃至双手围绕在嘴边等方式都会限制声音传播的方向,但是一旦离开这些器械或手掌的约束,声音就会凭借空气的波动传向四面八方,所以,在开放的场所为特定人群所进行的广播很难保证不影响其他人。

新技术实际上就是让扬声器播放一种超出人的耳朵接收频率的超声波。如果让两种超声波同时发出,随着在空气中的传播,两种波形的偏差部分就形成一种新波形。如果事先按照可听到的频率范围计算好与已有超声波之间的波形差,这时再播出这种超声波,就形成了可以听得到的声波。由于超声波在空气中有较强的方向性,在10米距离上其波束直径不足3米,这种集束效果就像舞台上的聚光灯,超出集束范围就听不到声音。这样一来,火车站的广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向外传递,既为旅客服务,又不妨碍过往行人,此外还可用于展览馆的参观讲解、机场的乘机指南等语音服务。

还有一种让特定场所听不到声音的广播技术,专业上称其为主动噪声控制技术(ANC)。专家们将声音做波形分析后,通过扬声器播放波形与其相反的声波,抵消空气中已有的声波震荡,结果什么声音也听不到了。欣赏室内乐演奏时空调器的出风口可以通过它消音,还可以用来消除轿车里的噪声,高速路两旁的隔音板也在开发这种噪声控制技术的应用。

即使装在墙里的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如果在它前面设置一部可以抵消其声波的扬声器,那么,离墙较远的地方就可以避开这些声音的干扰。正在进行中的另一项研究则将扬声器装在房间的天棚上,使应该得到广播服务的对象仅限于天棚正下方的有限范围内。

目前,交通信号灯的提示音、火车站的广播等都以极低的利用率在空气中传播,形成一股股噪声的洪流,其中有用的信息未必能让真正需要它的人接收到,声响环境设计人员曾为此苦无对策。去年10月,日本对2000年制定的交通法规柔性运用基准做了修改,其中用声音帮助盲人安全行走堪称一大进步,这项改进就得益于噪声控制技术。比如提供给盲人的一种白色手杖,就是针对他们的特定广播的声波定向标志,其他没有这种手杖的人听不到这些广播。还有火车站的一种人性化的时刻表,只有乘客靠近它时才会有针对性地广播相应信息。凡此种种,有关噪声控制技术的应用正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希望有一天,新技术能够帮助我们不再受噪声污染的困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