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生命海盗打一场持久战 | |||
|
|||
对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来说,当自己平日种植的农作物和应用的草药突然在某一天变成了发达国家企业的专利品,那是什么感觉?随着跨国企业竞逐对各国多样物种的专利权,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和原住民痛苦而又不可置信地认识了一个新的概念:“生命海盗”。
现在,有10家跨国公司控制了全球种子市场的32%,并完全拥有基因改造种子市场。有专家指出:“跨国企业通过专利申请,对植物及种子资源进行‘跑马圈地’,不但削弱农民的权利,更进而威胁到全球的粮食安全。” 欧洲专利局2月12日在慕尼黑举行公开听证会,对农业化工企业杜邦公司拥有的一项广受争议的玉米专利进行重新审理。这次听证受到广泛关注,听证会门外,来自绿色和平及欧洲宗教团体的志愿者正在抗议,要求欧洲专利局撤回该专利。13日,欧洲专利局作出裁决:“杜邦公司没有发明高含油玉米。”由此,杜邦公司已不再有权声称拥有此类玉米专利。数千年来,墨西哥和其他拉美国家一直种植这种高含油玉米,现在他们可以继续种植下去了。 据“绿色和平”有关人士介绍,此次玉米专利案所涉及的高含油玉米,原产地为拉丁美洲,在墨西哥等国家世代种植。然而杜邦公司声称对含有该种玉米原料的所有产品,包括食用油、动物饲料等,都拥有专利权,这可能严重影响到全世界农民的利益。欧洲专利局于2000年8月批准该专利(EP744888),其后受到各方的质疑,包括墨西哥政府、绿色和平及欧洲一些宗教团体都先后向欧洲专利局递交反对书。 这次听证会的否决是一次胜利,“生命盗窃”行为受到重挫。但这一胜利还远远不够,欧洲专利局迄今为止已经批准了300多种植物和种子的专利。 “生命盗窃”是指对于遗传资源或生物资源,未经其原产国或地方社区以及在此之前已经栽培和利用这一资源的当地人民的许可而申请专利保护的行为。 一直以来,专利权只是被应用到技术发明的项目上,但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专利逐渐被延伸到转基因的生物和技术上,进而包括现存的生物,这就是“对生命的专利”(PatentonLife)。 企业或个人可不可以拥有对生命的专利?这问题引起很大的争议。人们普遍不明白,为什么本来已经存在的生命或生物,竟然可以被当做发明而受到专利控制?但自1980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一种能消化油脂的细菌可以成为专利,许多跨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就开始了对基因资源和转基因动植物品种的专利控制。 对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来说,当自己平日种植的农作物和应用的草药突然在某一天变成了发达国家企业的专利品,那是什么感觉?随着跨国企业竞逐对各国多样物种的专利权,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和原住民痛苦而又不可置信地认识了一个新的概念:“生命海盗”。 1994年,美国人博特从墨西哥索罗亚地区购买了一小包杂豆,挑出其中黄色的豆进行培植,几年后他声称发明了一种“独特而稳定的”黄豆种子,并于1999年获得美国专利。同年年底他指控两家美国公司侵犯了他的专利权,更要求从墨西哥进口该黄豆的美国公司必须向他支付专利使用费。墨西哥政府大为震怒,对这种豆进行了DNA测试,证实这种豆的基因排列与原产于墨西哥的一种黄豆完全一样。2000年1月,墨西哥政府宣布要推翻博特先生的专利,他们说:“保护我们的大豆关系到国家利益。”然而,为了推翻这个原本就不应该批准的专利,墨西哥政府必须要付出至少20万美元的法律费用。 印度香米出产于印度与巴基斯坦的接壤地区,被称为“皇冠上的珠宝”,以细长的形状和浓郁的香味而闻名。1997年,一家跨国种子公司获得了有关印度香米的20多项专利权,推向市场出售,致使印度每年3亿美元的香米出口受到威胁。为了挑战这些专利,印度政府委任了一批专家,用两年时间准备了1500页的资料,在2000年提出专利挑战,并于当年10月成功夺回4项专利权,但这家种子公司仍然拥有另外16项专利权。另一方面,印度政府为了阻击“生命海盗”,拨出昂贵的经费,开始对基因库的农作物和草药进行DNA鉴别。 印度楝早在2000多年前就被印度人用来杀菌、除虫和治病,但十多年前,一家美国公司声称成功地从印度楝的种子中提炼出一种防虫物质,并在1992年取得专利。印度人自然感到愤怒,在国际环保团体的努力下,共200个团体于1995年对这项专利提出挑战。经过5年的论辩,欧洲专利局终于在2000年5月裁定这项专利无效。然而,西方企业仍然拥有几十个印度楝的专利。 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拥有世界上已知野生大豆品种的90%,共6000多种。2000年4月,跨国公司孟山都声称发现某种源自中国的野生大豆含有一段导致高产性状的基因标记,然后在全球101个国家申请基因专利,若申请成功,中国农民及育种专家以后在种植、使用、出售及研究该大豆时都可能需要向孟山都缴纳专利使用费。该专利现在仍在审理中。 现在,有10家跨国公司控制了全球种子市场的32%,并完全拥有基因改造种子市场。有专家指出:“跨国企业通过专利申请,对植物及种子资源进行‘跑马圈地’,不但削弱农民的权利,更进而威胁到全球的粮食安全。” 凭借专利的独占权,生物技术公司会迅速生产和推广新的生物,而在此过程中会不断淘汰自然界原本存在的诸多老品种,并使农田生态环境简化,这都会使生物多样性遭受巨大的破坏。 而由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十分依赖自然生物资源,“生命海盗”是对他们生存的巨大威胁。因此发展中国家强烈反对“生命专利”的行为,已有过多起成功阻击或推翻“生命专利”的案例。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也都把生命物质排除在可授予专利权的范围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