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豹日 | 别让“海豹”变成“海报” | ||||
|
||||
3月,是属于海豹的。 在这一个月里,不同动物保护机构提出并设立了与海豹保护有关的不同节日。 3月15日是反对加拿大猎捕海豹的国际海豹行动日(International Day of Action for the Seals),3月22日是当前被认可最广的国际海豹日(International Seal Day),在我国,3月1日则是国内环保团体认可的国际海豹日。 在英语的“seal”一词里,既包括了没有外耳的海豹(true seal, earless seal),也包括了海狮(sea lion)、海狗(fur seal)等长有外耳的动物(eared seal)。 因此sealing一词,不仅指猎捕海豹,也包括猎捕其他类型的鳍脚类动物,甚至包括海象。 "国际海豹日"的由来:由于滥捕滥杀和海水污染,海豹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为了保护海豹,限制海豹制品贸易,国际拯救海豹基金会在1983年决定,将每年的3月1日设为国际海豹日。 1.海象有长牙,只生活在北极,是海象科家族里的独苗; 2.海狮体型更苗条,有明显的外耳,雄性颈部长有鬃毛,鳍状后肢可朝向前方,能够在陆地上行走; 3.海狗跟海狮同科,且外型很像,只是体表毛更多,脸更短。虽然叫毛皮(Fur)海豹(Seal),但亲缘关系跟海狮更近,而非海豹。 4.海豹只能贴地蠕动,有爪,外耳退化,是北极熊的捕猎对象,有些种类能够深潜; 目前,在世界海洋中,现存的海豹种类很多,共有13属18种,包括: 1.斑海豹,体长1.5-2米,雄性最大体重150kg、雌性120kg。斑海豹分布很广,主要是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黄海。主要捕食鱼类,也吃头足类和甲壳类动物。 2.灰海豹,雄性长约3米,重约300kg,雌体约2.3米,重250kg。雄性成兽的颈部很粗,并有3-4道皱纹,这是它和斑海豹的区别之一。灰海豹的分布很广,北冰洋和大西洋都有分布,仅存数量约有2.5~5万头。灰海豹的食性很广,但主要是鱼类。 3.髯海豹,又叫胡子海豹,因其吻部密生长而粗硬的胡须而得名。最长的胡须长14厘米,上唇每侧约有 106根胡须。雄性体长2.8米,雌性体长2.6米,平均体重400kg。全身棕灰色或灰褐色、背部中央线颜色最深,向腹部渐浅,无斑纹。髯海豹主要分布于北冰洋、北大西洋、北太平洋,不分布于南半球。1972年在中国浙江省平阳县海域曾捕获一头体长176厘米,体重71kg的雄兽。髯海豹主要捕食底栖动物如:虾、蟹、软体动物以及鲬、鲽等底栖鱼类,但也捕食乌贼。 4.环斑海豹,本属有环斑海豹、贝加尔湖环斑海豹、里海环斑海豹。环斑海豹是所有海豹中,身体最小的一种。大的雄兽长1.4米,体重90kg,面部像猫。环斑海豹的食性相当广泛,从无脊柱动物到鱼类,总数超过75种。其主要天敌有白熊和极鲨。环斑海豹主要在整个北冰洋、鄂霍茨克海、白令海、波罗的海、拉多加湖和贝加尔湖、里海。 5.鞍纹海豹,又叫格陵兰海豹。体长1.8米左右,体重180kg。全身白色或棕灰色,从背部两肩处斜向尾部有一“∧”型黑色带, 形状颇似鞍故名鞍纹海豹。仅分布于北极海域的俄罗斯北侧、格陵兰周围、及加拿大和纽芬兰北侧。 6.带纹海豹,属海豹中的小型种,仅栖息于北半球,主要分布于白令海及鄂霍次克海,喜栖于浮冰上或远离人遇难的海岛上,不成大群雄性为暗灰蓝紫色或安暗灰红紫色,围绕颈部有一条很宽的环状白带雌兽全身淡色,基本呈深灰褐色或深棕灰色。 7.僧海豹,体长2.6-2.8 m,体重平均可达400 kg,头部很圆,且被细密的短毛,看上去宛如和尚头,故名僧海豹。该种海豹已成为一种极稀少的动物只限于分布在北纬20°至30°的夏威夷群岛的下风链岛、加勒比海、黑海。但遗憾的是,加勒比海僧海豹被证实已经灭绝,最后一次见到的时间是1958年。 8.威德尔海豹,体长3米左右,体重300多kg,喜栖于与南极大陆相联的固定冰上,是哺乳动物中分布最南的种,也是南极比较常见的海豹。它的潜水能力很强,可潜入600多米的深处,持续43分钟,潜水能力居鳍脚勒动物之冠。以捕食鱼类(杜父鱼)和乌贼为生。 9.罗斯海豹,体长约2.3m,体重约150-215kg是南极海豹中数量最少的一种。其颈部很粗,收缩时颈部皮肤可以形成很大的皱褶,头能缩进去,几乎完全藏在颈褶中,它还能发出似鸟叫的声音。其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周围的浮冰带附近。 10.豹海豹,体长为4.5-5m,体重300-350kg,不仅具有豹一样的斑点而且性情上也像豹,是海豹中最凶残的一种。它除捕食鱼类和乌贼外,还专吃恒温动物,也吃企鹅等鸟类,甚至鲸、其它海豹。从南极洲的浮冰线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南美、非洲最南部及附近岛屿都有分布。 11.冠海豹,雄兽平均体长2.5m,重192-352kg;雌性2m,145~300kg。当遇到恐吓或兴奋时,鼻子吻部前面可以膨胀成囊状突起,所以人们又其为囊鼻海豹。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和北极海域,主要食物为鱼类。 12.象海豹,是海豹科中最大的类型,其突出特点是雄兽鼻子,在兴奋或发怒时可膨胀。本属包括:南象海豹和北象海豹。最大体长可达6.5米,体重3600kg,是整个鳍脚目中个体最大的动物。 13.食蟹海豹,雌性体长多在2.16-2.41m,最长3.00m;雄兽2.03-2.41m,最长2.57m,重200-300kg,主要以磷虾为食,食性与须鲸相似。喜群居,在冰上活动灵巧而迅速,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周围,亦属南极沿岸的特有动物。 海豹之所以被人们大量捕杀,和它全身是宝密不可分。它们的肉是当地居民的食品,油可用作燃料,皮被用来裁衣。但其处于海洋食物链顶部, 体内都富集了大量的汞。特别是美国、英国、挪威、加拿大等国每年派众多的装备精良的捕海豹船在海上大肆掠捕,许多海豹特别是格陵兰海豹和冠海豹的数量减少得特别多。 由于人类捕杀,目前为止已经有一种海豹灭,其余也濒临灭绝。请记住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我们都是一家人。从现在起让我们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