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受理《马鞍池东路(得胜桥-大南路)污水管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公告 | ||||
|
||||
《马鞍池东路(得胜桥-大南路)污水管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由温州市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我局现已受理该项目环评文件的审批申请。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有关内容公告如下: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项目名称:马鞍池东路(得胜桥-大南路)污水管改建工程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概要:本项目为温州市马鞍池东路(得胜桥-大南路)污水管改建工程,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马鞍池东路小南路至大南路路段,敷设污水管及雨水管总长分别为1096m和1258m。工程内容包括该路段d900污水干管敷设,d400-d1200雨水管敷设,已建路口雨、污水支管的接入、检查井等其他构筑物设置、马鞍池东路路面及人行道修复等。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1)施工期 ① 水环境影响 施工人员临时住房租用附近居民房,因此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在租用地产生,统一汇入当地的污水处理系统和排放系统。弃土方堆场应尽量远离河道,场地四周设挡土堤、排水沟等。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经处理后,对外环境影响不大。 ② 大气环境影响 施工期扬尘包括车辆行驶扬尘、堆场扬尘将对施工场地一定范围内产生影响。本环评要求施工场地安排员工定期对施工区域内地面洒水以减少扬尘量。只要加强管理、切实落实好这些措施,施工场地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将会大大降低,同时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将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 施工机械和汽车运输时所排放的废气,主要对作业点周围和运输路线两侧局部范围产生一定影响。由于排放量不大,所以不会对当地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③ 声环境影响 施工中声级较高的设备作业会对附近近距离范围的居民产生影响,建议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并采取相应的隔声减振等措施,离居民住宅较近的地段禁止夜间施工。 本项目采取加强管理,分段施工,避让交通高峰时段等措施,可以明显减轻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④ 固废影响 生活垃圾可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对外环境影响不大。 本项目弃土方经合理的处理处置后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⑤ 生态环境影响 本项目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施工期的影响。由于本项目管线敷设作业属于临时性占地,而且施工地段属城市道路,对植被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很小,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体现在施工开挖过程中,会造成地面裸露,加深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因此,本项目在施工期间对城区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⑥ 水土流失 在施工过程中只要加强管理,因管网施工带来的水土流失就会大大减小。施工应注意土方的合理堆置,距下水道和河道保持一定距离,建筑材料及未及时清运的弃方在大风大雨天气要用蓬布遮盖。 综上所述,本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扬尘、噪声、施工废水和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施工期的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在施工中和结束后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污染防治措施,可使影响降至最低。此外,项目在施工中虽然会对当地的经济、社会、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暂时的,随着工程的结束而消失。 (2)运营期 本项目为马鞍池东路(得胜桥-大南路)污水管改建工程,属生态型项目,营运期基本没有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物产生。项目所在地原有污水管网建成年代较早,管材大多为素砼管,材质较差,管道接口存在不同程度的错口、渗漏现象,导致排水不畅,周边环境污染严重;原有雨水管道管径偏小,道路两侧地块雨天积水情况较为严重,对内河水质产生一定影响。污水管网改建后,提高了污水收集率,从而能有效的控制和治理污染源,使城市实现供水和排水的良性循环,有效的改善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本项目为马鞍池东路(得胜桥-大南路)污水管改建工程,属生态型项目,其营运期基本没有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物产生;仅施工期有一定量的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物产生。施工期污染治理措施具体如下: (1)大气环境 施工车辆限速行驶,对车辆行驶路面及渣土进行不定期洒水抑沉,临时堆放的弃土、弃渣堆应将表面压实,禁止在大风天气进行产生扬尘的搅拌作业。 (2)水环境 施工人员临时住房租用附近居民房加以解决,因此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在租用地产生,统一汇入当地的污水处理系统和排放系统。 (3)施工固废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应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开挖的土石方及时回填、弃土及时进行合理处置,弃土方堆场应尽量远离河道,场地四周设挡土堤、排水沟等。弃方拟用于临近规划道路、城镇建设填方。 (4)声环境 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施工作业方式,以减少施工作业队附近村民的影响,在学校、居民点附近施工,对施工机械或施工场地设置临时隔声围护,并且禁止夜间施工。 (5)生态环境 加强施工管理,使管线沿线的植被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管道施工时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方式,施工后及时进行平整、恢复地貌;在管道的开挖过程中,要避开雨季,在水土流失严重地段修建排水管道。合理规划设计,尽量利用已有道路,少建和不建施工便道。施工结束后恢复地貌,应采取人工植树种草的措施,加快植被的恢复进程,同时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进行防护。要严格按照水土保持的要求设计施工。 (6)水土保持 在开挖建设中,应尽量避开雨季;工程施工中做好土石方平衡工作,开挖的土方尽量作为施工场地平整回填之用;管道敷设产生的弃土在回填后多余部分及时运送至其它建筑施工场地用于施工的填方;临时堆放场应选择较平整的场地,且场地使用后尽快恢复植被;工程施工应分期分区进行,不要全市全面铺开以缩短单项工期,尤其是管网铺设工程。开挖的裸露面要有防治措施,尽量缩短暴露时间,减少水土流失。 四、评价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名称:温州市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院 地址:温州车站大道神力大厦7楼 联系人:焦工 电话:0577-88980681 五、建设单位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温州市公用事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1*******6 联系人:王工 六、公示期限、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公众如需了解该项目环评详情可与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联系。 如有环保方面的意见或建议,请于公告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以书面或其它方式向我局提出。 联系电话: 0577-88926304 传真:0577-88926386
温州市环境保护局 2013年05月2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