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时间:2011-11-25 16:12:0 浏览次数: 来源:市环保局 字号:[ ]

  

临近水源保护区的猪圈被拆除、搬迁至集中养殖小区,铺设污水收集管网、新建沼气池处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经乡镇垃圾中转站、行政村垃圾收集点统一处理。近日,浙江省生态办督察组一行来到文成县、泰顺县检查后,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完成情况给予肯定。    

据了解,浙江省是国家确定的8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份之一。去年,温州市文成县、泰顺县珊溪库区被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列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国家示范项目,计划通过3年时间完成两个县193个村庄的连片整治任务。目前,珊溪库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已争取到国家补助资金9600万元,借着这股东风,库区周边村庄旧貌换新颜,温州市民的“大水缸”——珊溪水库饮用水源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连片整治以点带面

  突出重点示范先行

 

温州市环保局副局长李道骥说,温州市曾连续3年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连片整治在重点解决“问题村”环境污染的基础上,通过“抓点、带线、促面”,集中资金整治一批、见效一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和影响区域发展的农村环境问题,切实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温州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原则是“突出重点、示范先行”。温州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突出重点就是要区分轻重缓急,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比如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示范先行就是要选取具备实施条件的区域率先开展示范,通过连片整治,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提供有益经验。”

 

 

  养殖小区限期治理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珊溪水库是温州地区最大的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为温州市区、瑞安、苍南、平阳、洞头等地约500万人口提供饮用水。但库区周边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污水直排等问题,成为“大水缸”严重的污染隐患。

饮用水安全,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同时保障水环境安全也是此次国家首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选择的主线。根据要求,今年6月底前,文成、泰顺两县

要完成禁养区所有养殖场的拆除搬迁,今年年底前完成限养区所有养殖场的整治任务,达到污染“零排放”。加入示范区后,国家专项补助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投入比例为1∶1.5,专项资金将有效发挥“以奖促治”的作用,调动当地积极性。

 

 

  库区猪场拆除搬迁

  集中养殖集中治污

 

文成县黄坦镇是养猪大镇,也是浙南闽北主要的仔猪生产基地。去年,黄坦镇存栏能繁母猪17677头,出栏仔猪30万头,猪产业综合生产总值达3亿元以上。但是黄坦镇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对珊溪水库水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去年夏天,珊溪水库局部水域蓝藻异常增殖,直接威胁温州市区饮水安全。据环保部门分析,水库附近乡镇畜禽养殖排放物和生活垃圾、污水形成的污染物,随着溪流排入水库是重要原因,而黄坦镇养殖业污水的出水口正位于珊溪库区内。

为此,文成县全面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工作,今年对黄坦镇养殖业下达了“6月底前完成禁养区拆迁、12月底前完成限养区整治和养殖小区建设”的硬任务。在治污“军令状”的鞭策下,黄坦镇从去年7月开始全面启动禁养区及限养区关闭、搬迁、转产、整治等各项工作,截至8月底,黄坦镇禁养区内403家应拆栏舍已拆372家,其他31家正在拆除中。同时,在黄坦镇、富岙乡采用沼气+生态湿地、沼气+人工氧化塘、发酵床等工艺治理小规模养殖场;建设粪便、沼渣处理中心,制作有机肥料,推广“种—养”和“沼—果”结合型农业;建设黄坦镇污水处理厂对养殖废水进一步处理,实行除磷脱氮;建设6个集中养殖小区,采取集中养殖集中治理的办法,对建设在沿溪地带和居民区内的养殖场(户)进行搬迁和拆除。

 

 

  铺设污水收集管网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泰顺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则重点推进生活污水管网收集和部分污水处理系统提升工程。环境整治涉及泰顺县珊溪库区罗阳、百丈、司前、峰门、筱村、新浦等16个乡镇49个行政村,以1000人以上行政村为重点,建设25个生活污水处理站,日处理污水量6000多吨,建设污水处理管网130公里。通过采用地埋分散式厌氧沼气生活污水净化池技术,处理出水可用于庄稼和花卉苗木的灌溉。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到底给村庄带来哪些改变?“由于生猪养殖的关系,以前环境脏乱差,集中搬迁到养殖小区后干净多了,而且随处可见新建的沼气池、垃圾箱,村民卫生习惯也变好了。”村民说。“原先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几

乎是一片空白,生活垃圾也普遍缺乏管理。对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污染进行有效治理后,现在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也得到全面改善。”经常下乡调研的环保工作人员说。

 

(来源:中国环境报)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