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生态市建设工作简报2008年第1期(总第60期)
时间:2008-12-24 9:45:0 浏览次数: 来源:创捷物联(洞头) 字号:[ ]

  

温州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08     年2     月20     日    

 

本期目录:

Ø  温州市永嘉县加强楠溪江中上游生态保护的做法及成效

Ø  节能降耗在乐清

 

编者按:2007年    12月    2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专报信息第1385期刊登了标题为《规划和政策双控  保护和利用并举——温州市永嘉县加强楠溪江中上游生态保护的做法及成效》的文章,陈加元副省长对此做了重要批示:永嘉县实行规划和政策双控,治理和保洁同抓,保护和创建并进,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互动,加强楠溪江中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其经验比较系统和全面,可借各地学习借鉴。

 

规划和政策双控  保护和利用并举

——温州市永嘉县加强楠溪江中上游生态保护的做法及成效

 

楠溪江是国内唯一以田园风光见长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自1988年实行楠溪江保护以来,该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文化楠溪江”战略,全面推进“碧水、蓝天、绿色”三大环保工程,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楠溪江水质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经监测,楠溪江含沙量仅为每立方米万分之一克,水质呈中性,PH值为7,中上游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水标准。受益于楠溪江水质保护,今年到楠溪江景区参观人数达210多万人,门票收入1000多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效益6亿元;随着楠溪江引供水工程的建成运行,预计平均每年可有偿输送城镇生活用水3.6     亿立方米    ,为乐清虹柳平原、洞头北片等地的100余万人口解决长期缺水问题,同时也使楠溪江沿岸群众从中每年直接受益1亿元以上。其主要做法:

一、坚持规划严控和政策调控齐管,实行前置保护

一是制定严格的规划控制措施。楠溪江自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来,该县即实行严格的规划调控措施,先后编制并实施《永嘉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楠溪江生态园区规划》、《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截污分流控制规划》等,实行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优化准入区等“四区一体”综合管理,用硬性的规划措施确保楠溪江的生态环境免遭破坏。

二是实行严格的产业控制政策。划分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区,在楠溪江中上游发展绿色旅游风光带和特色农业产业带,楠溪江流域沙头镇以北的中上游区域,一律禁止发展工业;在楠溪江下游发展金色工业带,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统筹兼顾发展。处于楠溪江口的永嘉县瓯北镇,现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镇,预计2007实现财政收入11.5亿元。

三是实施严格的项目审批制度。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和既定的产业政策,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强化对公路、水库、旅游等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与“三同时”管理。近年来,楠溪江中上游相继否决了13个投资额在上亿元的工业发展项目,1家效益较好的罐头厂和12家上规模的造纸厂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整体被搬迁,从而有效地控制污染源进入楠溪江中上游地区。

二、坚持污染整治和环境保洁共抓,实行监管保护

一是制定非法污染整治责任监管区。建立污染整治责任制和规划功能区环境监管领导干部联系制,成功创建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城镇餐饮油烟控制区等功能监管区。近年来,全县103家钮扣企业停产13家,90家建成污染治理设施;淘汰整合电镀行业1万升以下企业25家,对22家电镀企业安装了远程监控系统。同时,在楠溪江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设立举报电话、“阳光投诉”热线等,全方位畅通群众对楠溪江环保的监管。

二是推行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楠溪江沿溪百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和医疗废弃物等污染物治理,在楠溪江两岸建成73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80多个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点和3个大型垃圾填埋场,完成4家山区医院的医疗废水规范化整治。域内的花坦乡珍溪村在全国首创农村“庭院自净模式”,大若岩黄潭村建成温州首家村级现代化污水处理池。

三是建立楠溪江保洁防护网。在全省率先制定《永嘉县畜禽禁养划分方案》,明确规定楠溪江干流河段及两岸100米、小楠溪和大楠溪两岸50米及全县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为重点禁养区。全县33家规模化养殖场全部完成畜禽排泄物治理。制定出台《楠溪江保洁管理试行方案》,将楠溪江两岸滩林和风景区视线范围内道路的保洁清理任务分解落实到沿溪19个乡镇,实行漂流物和垃圾每周一次清理制。

三、坚持生态保护和生态创建为重点,实行可持续保护

一是建立植被保护涵养水源科学体系。加大迹地更新造林和生态公益林管护力度,建成了78亩重点公益林和8.5万亩市级公益林。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加强对龙湾潭、四海山等森林公园的森林管护,建造了森林火警监测瞭望台,近15年没有发生1起重特大森林火灾。加强生态林建设和森林防火工作,使全县的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4%以上,有效地涵养了楠溪江的水源。

二是建立工程项目生态破坏修复责任体系。加强对诸永高速永嘉断、康庄工程等在建重点建设项目的日常监管,实行《生态保护责任书》及《承诺书》签订制度,严格控制水土流失、固体废弃物污染和矿山植被恢复管理。如在建重点工程诸永高速永嘉断的环保资金就达3292万元;要求各施工项目部成立环保、水保领导小组,负责施工环境监管。2007年以来,已经6次责令诸永高速施工队停工、整治因施工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三是建立生态创建四级联动基础体系。编制实施《永嘉生态县建设规划》和《生态乡镇建设考核验收办法》,将乡镇生态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乡镇的年度考核内容,深入开展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生态户等“四级创建”活动。大若岩镇成为温州首个“全国环境优美镇”、大若岩埭头村成为温州首个太阳能路灯生态古村。目前,楠溪江中上游已成功创建8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0个省级生态乡镇,38个市级生态村。

四、坚持落实主体责任和环境保护宣传并举,实行合力保护

一是推行楠溪江环境保护村规民约楠溪江沿线各村成立村级环保监督小组,制定实施具体的水质保护村规和“十条”环保“家规”,提倡买菜使用菜篮子或可降解塑料袋,洗衣服要使用无磷洗衣粉,家禽要做到定点圈养,生活垃圾日清日运,生活废水不能随地排放,农田要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等,促使广大村民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户创建工作,分别有6个家庭和12个家庭被命名为省、市级绿色家庭。

二是成立楠溪江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整合社会各界环保志愿者的力量,成立有400多名会员参与的环保志愿者协会组织,每周在楠溪江沿岸开展一次拣垃圾、铲除牛皮癣等环境保护公共宣传活动。同时,大力培育楠溪江保护民间优秀人物,“中国无塑料袋第一村”建设者陈飞先后获得“中国十大民间环保优秀人物”、“2006年度地球奖”等荣誉称号,楠溪江保护“金点子专业户”杨建南获得“中国环保建议王”等荣誉称号。

三是率先建立楠溪江生态环境展览馆。在温州首个青少年生态体验教育示范基地大若岩埭头村投入10余万元成立温州首家生态环境展览馆,内容包括楠溪江特色生态文化篇、生态建设成就篇、环保知识篇、环境污染警示篇等四个方面,实行实物跟图片展览相结合。先后已有近5万名群众前来参观和接受环境保护教育,“保护楠溪江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

五、坚持配套政策补偿和发展生态经济共享,实行导向保护

一是制定实施系列相关配套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县财政仅生态保护经费每年投入就不少于800万元。落实“139富民攻坚”政策,对楠溪江沿线困难地区群众实行下山脱贫,楠溪江沿岸山区已有1187户4085人搬迁到楠溪江下游。落实农民素质提升政策,近三年县财政共投入资金760万元,培训5.5万名农村劳动力,加快楠溪江中上游农村劳动力的向外转移,预计到2010年,经培训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将达到10万人。

二是扶持发展楠溪江生态经济。实施“沿溪绿色旅游风光带”和“文化楠溪江”战略,鼓励发展楠溪江生态休闲旅游业。全县现有6200多人直接从事农家乐休闲旅游服务,实现年营业总收入达1.1亿元以上。同时,将楠溪江接待服务中心建到楠溪江下游的县城上塘镇,以减少游客生活带来的楠溪江环境污染。鼓励农民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农户每开发出一个有机品牌,当地政府给予奖励10万元,以引导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永嘉县成为全国首批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和省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县。

三是建立水资源有偿利用机制。加大楠溪江水资源保护成果的运用,通过建设楠溪江引供水工程,将楠溪江水引向乐清市虹柳平原、洞头县北片、玉环岛等地区,为其有偿提供城镇生活用水。供水价格由生态水价、资源水价、工程水价三部分综合评估核定。2009年工程建成后,可提供年供水量3.6亿立方米,不仅解决了温州东、北片的长期缺水问题,又让楠溪江沿岸群众从中每年直接受益至少在1亿元以上,从而真正使楠溪江的生态保护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节能降耗在乐清

 

在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乐清市在照明节能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方面开展实践,首次在当地重点工程照明系统中采用新型环保节能产品——纯风能发电路灯。

乐清市清江大桥上就新安装有该种路灯,路灯顶部“戴”着一个小型电风扇,只要有微风,就会带动路灯上的风叶转动装置,再带动发电设备,产生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在无风的情况下,蓄电池里的电能也至少可供路灯照明50个小时。与太阳能路灯相比,纯风能发电路灯的成本可以节约一半以上,且不受阴雨天气的影响,加上沿海地区平均风速达到每秒3米,比较适合这种路灯的正常运行。由于不需要铺设电缆、增容电力、消耗电能、维护线路等,不仅避免了电缆被盗等麻烦,还能节约不少成本,更主要的是在能源日益紧张情况下,加强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